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
(2017年9月5日)
-
提高供給質量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全面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是提升供給體系的中心任務。經過長期不懈努力,我國質量總體水平穩步提升,質量安全形勢穩定向好,有力支撐了經濟社會發展。但也要看到,我國經濟發展的傳統優勢正在減弱,實體經濟結構性供需失衡矛盾和問題突出,特別是中高端產品和服務有效供給不足,迫切需要下最大氣力抓全面提高質量,推動我國經濟發展進入質量時代?,F就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將質量強國戰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加強全面質量監管,全面提升質量水平,加快培育國際競爭新優勢,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奠定質量基礎。
(二)基本原則
——堅持以質量第一為價值導向。牢固樹立質量第一的強烈意識,堅持優質發展、以質取勝,更加注重以質量提升減輕經濟下行和安全監管壓力,真正形成各級黨委和政府重視質量、企業追求質量、社會崇尚質量、人人關心質量的良好氛圍。
——堅持以滿足人民群眾需求和增強國家綜合實力為根本目的。把增進民生福祉、滿足人民群眾質量需求作為提高供給質量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促進質量發展成果全民共享,增強人民群眾的質量獲得感。持續提高產品、工程、服務的質量水平、質量層次和品牌影響力,推動我國產業價值鏈從低端向中高端延伸,更深更廣融入全球供給體系。
——堅持以企業為質量提升主體。加強全面質量管理,推廣應用先進質量管理方法,提高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質量控制水平。弘揚企業家精神和工匠精神,提高決策者、經營者、管理者、生產者質量意識和質量素養,打造質量標桿企業,加強品牌建設,推動企業質量管理水平和核心競爭力提高。
——堅持以改革創新為根本途徑。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積極引導推動各種創新要素向產品和服務的供給端集聚,提升質量創新能力,以新技術新業態改造提升產業質量和發展水平。推動創新群體從以科技人員的小眾為主向小眾與大眾創新創業互動轉變,推動技術創新、標準研制和產業化協調發展,用先進標準引領產品、工程和服務質量提升。
(三)主要目標
到2020年,供給質量明顯改善,供給體系更有效率,建設質量強國取得明顯成效,質量總體水平顯著提升,質量對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和促進經濟發展的貢獻進一步增強,更好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
——產品、工程和服務質量明顯提升。質量突出問題得到有效治理,智能化、消費友好的中高端產品供給大幅增加,高附加值和優質服務供給比重進一步提升,中國制造、中國建造、中國服務、中國品牌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
——產業發展質量穩步提高。企業質量管理水平大幅提升,傳統優勢產業實現價值鏈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質量效益特征更加明顯,服務業提質增效進一步加快,以技術、技能、知識等為要素的質量競爭型產業規模顯著擴大,形成一批質量效益一流的世界級產業集群。
——區域質量水平整體躍升。區域主體功能定位和產業布局更加合理,區域特色資源、環境容量和產業基礎等資源優勢充分利用,產業梯度轉移和質量升級同步推進,區域經濟呈現互聯互通和差異化發展格局,涌現出一批特色小鎮和區域質量品牌。
——國家質量基礎設施效能充分釋放。計量、標準、檢驗檢測、認證認可等國家質量基礎設施系統完整、高效運行,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進一步增強,國際競爭力明顯提升,對科技進步、產業升級、社會治理、對外交往的支撐更加有力。
二、全面提升產品、工程和服務質量
(四)增加農產品、食品藥品優質供給
健全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實施農業標準化生產和良好農業規范。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大耕地質量保護和土壤修復力度。推行種養殖清潔生產,強化農業投入品監管,嚴格規范農藥、抗生素、激素類藥物和化肥使用。完善進口食品安全治理體系,推進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開展出口農產品品牌建設專項推進行動,提升出口農產品質量,帶動提升內銷農產品質量。引進優質農產品和種質資源。大力發展農產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提高綠色產品供給比重,提升農產品附加值。
完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體制,增強統一性、專業性、權威性,為食品藥品安全提供組織和制度保障。繼續推動食品安全標準與國際標準對接,加快提升營養健康標準水平。推進傳統主食工業化、標準化生產。促進奶業優質安全發展。發展方便食品、速凍食品等現代食品產業。實施藥品、醫療器械標準提高行動計劃,全面提升藥物質量水平,提高中藥質量穩定性和可控性。推進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
(五)促進消費品提質升級
加快消費品標準和質量提升,推動消費品工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支撐民眾消費升級需求。推動企業發展個性定制、規模定制、高端定制,推動產品供給向“產品+服務”轉變、向中高端邁進。推動家用電器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發展,改善空氣凈化器等新興家電產品的功能和消費體驗,優化電飯鍋等小家電產品的外觀和功能設計。強化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新型視聽產品的信息安全、隱私保護,提高關鍵元器件制造能力。鞏固紡織服裝鞋帽、皮革箱包等傳統產業的優勢地位。培育壯大民族日化產業。提高兒童用品安全性、趣味性,加大“銀發經濟”群體和失能群體產品供給。大力發展民族傳統文化產品,推動文教體育休閑用品多樣化發展。
(六)提升裝備制造競爭力
加快裝備制造業標準化和質量提升,提高關鍵領域核心競爭力。實施工業強基工程,提高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關鍵基礎材料產品性能,推廣應用先進制造工藝,加強計量測試技術研究和應用。發展智能制造,提高工業機器人、高檔數控機床的加工精度和精度保持能力,提升自動化生產線、數字化車間的生產過程智能化水平。推行綠色制造,推廣清潔高效生產工藝,降低產品制造能耗、物耗和水耗,提升終端用能產品能效、水效。加快提升國產大飛機、高鐵、核電、工程機械、特種設備等中國裝備的質量競爭力。
(七)提升原材料供給水平
鼓勵礦產資源綜合勘查、評價、開發和利用,推進綠色礦山和綠色礦業發展示范區建設。提高煤炭洗選加工比例。提升油品供給質量。加快高端材料創新,提高質量穩定性,形成高性能、功能化、差別化的先進基礎材料供給能力。加快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焦炭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稀土、石墨等特色資源高質化利用,促進高強輕合金、高性能纖維等關鍵戰略材料性能和品質提升,加強石墨烯、智能仿生材料等前沿新材料布局,逐步進入全球高端制造業采購體系。
(八)提升建設工程質量水平
確保重大工程建設質量和運行管理質量,建設百年工程。高質量建設和改造城鄉道路交通設施、供熱供水設施、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加快海綿城市建設和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規范重大項目基本建設程序,堅持科學論證、科學決策,加強重大工程的投資咨詢、建設監理、設備監理,保障工程項目投資效益和重大設備質量。全面落實工程參建各方主體質量責任,強化建設單位首要責任和勘察、設計、施工單位主體責任。加快推進工程質量管理標準化,提高工程項目管理水平。加強工程質量檢測管理,嚴厲打擊出具虛假報告等行為。健全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機制,強化工程建設全過程質量監管。因地制宜提高建筑節能標準。完善綠色建材標準,促進綠色建材生產和應用。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提高建筑裝修部品部件的質量和安全性能。推進綠色生態小區建設。
(九)推動服務業提質增效
提高生活性服務業品質。完善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多層次、智能化養老服務體系。鼓勵家政企業創建服務品牌。發展大眾化餐飲,引導餐飲企業建立集中采購、統一配送、規范化生產、連鎖化經營的生產模式。實施旅游服務質量提升計劃,顯著改善旅游市場秩序。推廣實施優質服務承諾標識和管理制度,培育知名服務品牌。
促進生產性服務業專業化發展。加強運輸安全保障能力建設,推進鐵路、公路、水路、民航等多式聯運發展,提升服務質量。提高物流全鏈條服務質量,增強物流服務時效,加強物流標準化建設,提升冷鏈物流水平。推進電子商務規制創新,加強電子商務產業載體、物流體系、人才體系建設,不斷提升電子商務服務質量。支持發展工業設計、計量測試、標準試驗驗證、檢驗檢測認證等高技術服務業。提升銀行服務、保險服務的標準化程度和服務質量。加快知識產權服務體系建設。提高律師、公證、法律援助、司法鑒定、基層法律服務等法律服務水平。開展國家新型優質服務業集群建設試點,支撐引領三次產業向中高端邁進。
(十)提升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水平
推廣“互聯網+政務服務”,加快推進行政審批標準化建設,優化服務流程,簡化辦事環節,提高行政效能。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推進城市精細化、規范化管理。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和優質職業教育供給,促進和規范民辦教育。健全覆蓋城鄉的公共就業創業服務體系。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推動實現比較充分和更高質量就業。提升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優撫安置等保障水平。
提升優質公共服務供給能力。穩步推進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建立健全醫療糾紛預防調解機制,構建和諧醫患關系。鼓勵創造優秀文化服務產品,推動文化服務產品數字化、網絡化。提高供電、供氣、供熱、供水服務質量和安全保障水平,創新人民群眾滿意的服務供給。開展公共服務質量監測和結果通報,引導提升公共服務質量水平。
(十一)加快對外貿易優化升級
加快外貿發展方式轉變,培育以技術、標準、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對外經濟新優勢。鼓勵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項目維修、咨詢、檢驗檢測等服務出口,促進服務貿易與貨物貿易緊密結合、聯動發展。推動出口商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完善進出口商品質量安全風險預警和快速反應監管體系。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主要貿易國家和地區質量國際合作。
三、破除質量提升瓶頸
(十二)實施質量攻關工程
圍繞重點產品、重點行業開展質量狀況調查,組織質量比對和會商會診,找準比較優勢、行業通病和質量短板,研究制定質量問題解決方案。加強與國際優質產品的質量比對,支持企業瞄準先進標桿實施技術改造。開展重點行業工藝優化行動,組織質量提升關鍵技術攻關,推動企業積極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加強可靠性設計、試驗與驗證技術開發應用,推廣采用先進成型方法和加工方法、在線檢測控制裝置、智能化生產和物流系統及檢測設備。實施國防科技工業質量可靠性專項行動計劃,重點解決關鍵系統、關鍵產品質量難點問題,支撐重點武器裝備質量水平提升。
(十三)加快標準提檔升級
改革標準供給體系,推動消費品標準由生產型向消費型、服務型轉變,加快培育發展團體標準。推動軍民標準通用化建設,建立標準化軍民融合長效機制。推進地方標準化綜合改革。開展重點行業國內外標準比對,加快轉化先進適用的國際標準,提升國內外標準一致性程度,推動我國優勢、特色技術標準成為國際標準。建立健全技術、專利、標準協同機制,開展對標達標活動,鼓勵、引領企業主動制定和實施先進標準。全面實施企業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制度,實施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大力推進內外銷產品“同線同標同質”工程,逐步消除國內外市場產品質量差距。
(十四)激發質量創新活力
建立質量分級制度,倡導優質優價,引導、保護企業質量創新和質量提升的積極性。開展新產業、新動能標準領航工程,促進新舊動能轉換。完善第三方質量評價體系,開展高端品質認證,推動質量評價由追求“合格率”向追求“滿意度”躍升。鼓勵企業開展質量提升小組活動,促進質量管理、質量技術、質量工作法創新。鼓勵企業優化功能設計、模塊化設計、外觀設計、人體工效學設計,推行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提高產品擴展性、耐久性、舒適性等質量特性,滿足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消費友好等需求。鼓勵以用戶為中心的微創新,改善用戶體驗,激發消費潛能。
(十五)推進全面質量管理
發揮質量標桿企業和中央企業示范引領作用,加強全員、全方位、全過程質量管理,提質降本增效。推廣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廣泛開展質量風險分析與控制、質量成本管理、質量管理體系升級等活動,提高質量在線監測、在線控制和產品全生命周期質量追溯能力,推行精益生產、清潔生產等高效生產方式。鼓勵各類市場主體整合生產組織全過程要素資源,納入共同的質量管理、標準管理、供應鏈管理、合作研發管理等,促進協同制造和協同創新,實現質量水平整體提升。
(十六)加強全面質量監管
深化“放管服”改革,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從各個領域、各個環節加強對質量的全方位監管。做好新形勢下加強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健全打擊侵權假冒長效機制。促進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加強跨區域和跨境執法協作。加強進口商品質量安全監管,嚴守國門質量安全底線。開展質量問題產品專項整治和區域集中整治,嚴厲查處質量違法行為。健全質量違法行為記錄及公布制度,加大行政處罰等政府信息公開力度。嚴格落實汽車等產品的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探索建立第三方質量擔保爭議處理機制。完善產品傷害監測體系,提高產品安全、環保、可靠性等要求和標準。加大缺陷產品召回力度,擴大召回范圍,健全缺陷產品召回行政監管和技術支撐體系,建立缺陷產品召回管理信息共享和部門協作機制。實施服務質量監測基礎建設工程。建立責任明確、反應及時、處置高效的旅游市場綜合監管機制,嚴厲打擊擾亂旅游市場秩序的違法違規行為,規范旅游市場秩序,凈化旅游消費環境。
(十七)著力打造中國品牌
培育壯大民族企業和知名品牌,引導企業提升產品和服務附加值,形成自己獨有的比較優勢。以產業集聚區、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等為重點,開展區域品牌培育,創建質量提升示范區、知名品牌示范區。實施中國精品培育工程,加強對中華老字號、地理標志等品牌培育和保護,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和民族品牌。建立和完善品牌建設、培育標準體系和評價體系,開展中國品牌價值評價活動,推動品牌評價國際標準化工作。開展“中國品牌日”活動,不斷凝聚社會共識、營造良好氛圍、搭建交流平臺,提升中國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十八)推進質量全民共治
創新質量治理模式,注重社會各方參與,健全社會監督機制,推進以法治為基礎的社會多元治理,構建市場主體自治、行業自律、社會監督、政府監管的質量共治格局。強化質量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建立完善質量信號傳遞反饋機制,鼓勵消費者組織、行業協會、第三方機構等開展產品質量比較試驗、綜合評價、體驗式調查,引導理性消費選擇。
四、夯實國家質量基礎設施
(十九)加快國家質量基礎設施體系建設
構建國家現代先進測量體系。緊扣國家發展重大戰略和經濟建設重點領域的需求,建立、改造、提升一批國家計量基準,加快建立新一代高準確度、高穩定性量子計量基準,加強軍民共用計量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國家量值傳遞溯源體系。加快制定一批計量技術規范,研制一批新型標準物質,推進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升級換代??茖W規劃建設計量科技基礎服務、產業計量測試體系、區域計量支撐體系。
加快國家標準體系建設。大力實施標準化戰略,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建立政府主導制定的標準與市場自主制定的標準協同發展、協調配套的新型標準體系。簡化國家標準制定修訂程序,加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管理,免費向社會公開強制性國家標準文本,推動免費向社會公開推薦性標準文本。建立標準實施信息反饋和評估機制,及時開展標準復審和維護更新。
完善國家合格評定體系。完善檢驗檢測認證機構資質管理和能力認可制度,加強檢驗檢測認證公共服務平臺示范區、國家檢驗檢測高技術服務業集聚區建設。提升戰略性新興產業檢驗檢測認證支撐能力。建立全國統一的合格評定制度和監管體系,建立政府、行業、社會等多層次采信機制。健全進出口食品企業注冊備案制度。加快建立統一的綠色產品標準、認證、標識體系。
(二十)深化國家質量基礎設施融合發展
加強國家質量基礎設施的統一建設、統一管理,推進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保持中央、省、市、縣四級國家質量基礎設施的系統完整,加快形成國家質量基礎設施體系。開展國家質量基礎設施協同服務及應用示范基地建設,助推中小企業和產業集聚區全面加強質量提升。構建統籌協調、協同高效、系統完備的國家質量基礎設施軍民融合發展體系,增強對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整體支撐能力。深度參與質量基礎設施國際治理,積極參加國際規則制定和國際組織活動,推動計量、標準、合格評定等國際互認和境外推廣應用,加快我國質量基礎設施國際化步伐。
(二十一)提升公共技術服務能力
加快國家質檢中心、國家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國家檢測重點實驗室等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建設,創新“互聯網+質量服務”模式,推進質量技術資源、信息資源、人才資源、設備設施向社會共享開放,開展一站式服務,為產業發展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技術支持。加快培育產業計量測試、標準化服務、檢驗檢測認證服務、品牌咨詢等新興質量服務業態,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優質公共技術服務。加快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共建共享質量基礎設施,推動互聯互通。
(二十二)健全完善技術性貿易措施體系
加強對國外重大技術性貿易措施的跟蹤、研判、預警、評議和應對,妥善化解貿易摩擦,幫助企業規避風險,切實維護企業合法權益。加強技術性貿易措施信息服務,建設一批研究評議基地,建立統一的國家技術性貿易措施公共信息和技術服務平臺。利用技術性貿易措施,倒逼企業按照更高技術標準提升產品質量和產業層次,不斷提高國際市場競爭力。建立貿易爭端預警機制,積極主導、參與技術性貿易措施相關國際規則和標準的制定。
五、改革完善質量發展政策和制度
(二十三)加強質量制度建設
堅持促發展和保底線并重,加強質量促進的立法研究,強化對質量創新的鼓勵、引導、保護。研究修訂產品質量法,建立商品質量懲罰性賠償制度。研究服務業質量管理、產品質量擔保、缺陷產品召回等領域立法工作。改革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制度,全面清理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加快向國際通行的產品認證制度轉變。建立完善產品質量安全事故強制報告制度、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控及風險調查制度。建立健全產品損害賠償、產品質量安全責任保險和社會幫扶并行發展的多元救濟機制。加快推進質量誠信體系建設,完善質量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
(二十四)加大財政金融扶持力度
完善質量發展經費多元籌集和保障機制,鼓勵和引導更多資金投向質量攻關、質量創新、質量治理、質量基礎設施建設。國家科技計劃持續支持國家質量基礎的共性技術研究和應用重點研發任務。實施好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機制。構建質量增信融資體系,探索以質量綜合競爭力為核心的質量增信融資制度,將質量水平、標準水平、品牌價值等納入企業信用評價指標和貸款發放參考因素。加大產品質量保險推廣力度,支持企業運用保險手段促進產品質量提升和新產品推廣應用。
推動形成優質優價的政府采購機制。鼓勵政府部門向社會力量購買優質服務。加強政府采購需求確定和采購活動組織管理,將質量、服務、安全等要求貫徹到采購文件制定、評審活動、采購合同簽訂全過程,形成保障質量和安全的政府采購機制。嚴格采購項目履約驗收,切實把好產品和服務質量關。加強聯合懲戒,依法限制嚴重質量違法失信企業參與政府采購活動。建立軍民融合采購制度,吸納扶持優質民口企業進入軍事供應鏈體系,拓寬企業質量發展空間。
(二十五)健全質量人才教育培養體系
將質量教育納入全民教育體系。加強中小學質量教育,開展質量主題實踐活動。推進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加強質量相關學科、專業和課程建設。加強職業教育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推動企業和職業院校成為質量人才培養的主體,推廣現代學徒制和企業新型學徒制。推動建立高等學校、科研院所、行業協會和企業共同參與的質量教育網絡。實施企業質量素質提升工程,研究建立質量工程技術人員評價制度,全面提高企業經營管理者、一線員工的質量意識和水平。加強人才梯隊建設,實施青年職業能力提升計劃,完善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工作體系,培育眾多“中國工匠”。發揮各級工會組織和共青團組織作用,開展勞動和技能競賽、青年質量提升示范崗創建、青年質量控制小組實踐等活動。
(二十六)健全質量激勵制度
完善國家質量激勵政策,繼續開展國家質量獎評選表彰,樹立質量標桿,弘揚質量先進。加大對政府質量獎獲獎企業在金融、信貸、項目投資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建立政府質量獎獲獎企業和個人先進質量管理經驗的長效宣傳推廣機制,形成中國特色質量管理模式和體系。研究制定技術技能人才激勵辦法,探索建立企業首席技師制度,降低職業技能型人才落戶門檻。
六、切實加強組織領導
(二十七)實施質量強國戰略
堅持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加快建設質量強國。研究編制質量強國戰略綱要,明確質量發展目標任務,統籌各方資源,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持續開展質量強省、質量強市、質量強縣示范活動,走出一條中國特色質量發展道路。
(二十八)加強黨對質量工作領導
健全質量工作體制機制,完善研究質量強國戰略、分析質量發展形勢、決定質量方針政策的工作機制,建立“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聯合、企業主責、社會參與”的質量工作格局。加強對質量發展的統籌規劃和組織領導,建立健全領導體制和協調機制,統籌質量發展規劃制定、質量強國建設、質量品牌發展、質量基礎建設。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將質量工作擺到重要議事日程,加強質量管理和隊伍能力建設,認真落實質量工作責任制。強化市、縣政府質量監管職責,構建統一權威的質量工作體制機制。
(二十九)狠抓督察考核
探索建立中央質量督察工作機制,強化政府質量工作考核,將質量工作考核結果作為各級黨委和政府領導班子及有關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以全要素生產率、質量競爭力指數、公共服務質量滿意度等為重點,探索構建符合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的新型質量統計評價體系。健全質量統計分析制度,定期發布質量狀況分析報告。
(三十)加強宣傳動員
大力宣傳黨和國家質量工作方針政策,深入報道我國提升質量的豐富實踐、重大成就、先進典型,講好中國質量故事,推介中國質量品牌,塑造中國質量形象。將質量文化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內容,加強質量公益宣傳,提高全社會質量、誠信、責任意識,豐富質量文化內涵,促進質量文化傳承發展。把質量發展納入黨校、行政學院和各類干部培訓院校教學計劃,讓質量第一成為各級黨委和政府的根本理念,成為領導干部工作責任,成為全社會、全民族的價值追求和時代精神。
各地區各部門要認真落實本意見精神,結合實際研究制定實施方案,抓緊出臺推動質量提升的具體政策措施,明確責任分工和時間進度要求,確保各項工作舉措和要求落實到位。要組織相關行業和領域,持續深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切實提升質量總體水平。
-
抓緊行動起來 為質量提升而戰
——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在全國質檢系統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工作部署會上的講話
-
非常高興相聚上海,共同出席中國質量(上海)大會。今天下午,插空套開一個會議,主要對學習貫徹《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進行動員部署,同時對貫徹落實中國質量(上海)大會精神提出要求,也對黨的十九大前有關重點工作進行強調。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質量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先后批準設立中國質量獎,對省級人民政府實施質量工作考核,批準召開國際性的中國質量大會。首屆中國質量大會于2014年9月15日在北京召開,李克強總理出席會議并作重要講話。這次召開中國質量(上海)大會,習近平總書記發來賀信,王勇國務委員出席會議并講話,確實鼓舞人心。當前,質量工作正處于爬坡奮進的關鍵階段。召開這樣的國際性會議,對我們拓寬國際視野,學習先進質量管理方法,推動質量工作追趕國際先進水平,具有重大意義。大家回去后,要認真傳達學習,特別是要學好習近平總書記賀信,學好王勇國務委員講話,結合學習中央關于質量工作的決策部署,認真貫徹落實。
借助中國質量(上海)大會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賀信東風,全系統需要抓緊學習貫徹好《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今年9月5日,黨中央、國務院以中發〔2017〕24號文件出臺《指導意見》;12日,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作了播報,用時3分多鐘;13日,《人民日報》全文發表,中央宣傳部、國務院新聞辦組織召開新聞發布會,我代表總局作了解讀宣傳?!吨笇б庖姟访嫦蛉h全國各行各業,共有40多個部門會簽,學習貫徹這份文件是全黨的一件大事,也是全國的一件大事。質檢部門作為質量工作主管部門,是黨的一塊重要陣地,也是《指導意見》主要參與起草部門,更有責任學習在前、宣傳在前、落實在前。下面,我談幾點意見。
一、深刻領會《指導意見》的重大意義和精神實質
以黨中央、國務院名義出臺質量工作的綱領性文件,這在我國質量發展史上尚屬首次,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義。怎樣深入解讀這份重要文件?我們認為,至少要從三個方面加以學習理解。
(一)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2016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突出強調了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供給質量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明確要求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李克強總理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也對此進行了部署。我們理解,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科學研判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形勢、準確把握經濟發展規律包括質量發展規律的基礎上,經過深思熟慮而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蘊含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首先,這是我們堅定不移走強國路、加快實現中國夢的一個戰略舉措。中國是一個大國,正在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中央提出“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建黨100周年前,即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周年,即到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加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圍繞這個奮斗目標,許多領域提出強國目標和戰略,諸如要加快建設制造強國、科技強國、文化強國等等。所有這些強國,最直接、最主要的衡量標準和追求目標,無疑都是質量。某種意義上說,大國和強國的根本區別就是質量。鑒于此,中央明確強調,要“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黨中央、國務院《指導意見》進一步提出“將質量強國戰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質量強則國家強,質量興則民族興。大力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就是以質取勝、強國圓夢的重大行動。
第二,這是我們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經濟邁向中高端的一個戰略舉措。經過幾代人幾十年奮斗,我國已形成門類齊全的產業產品體系,其中220多種工業品產量居世界第一,中國制造行銷全球。但也要看到,我們許多產業產品是拼規模、拼速度拼出來的,處于價值鏈中低端。中央一直在強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從規模速度型轉向質量效率型,進而推動中國經濟從中低端邁向中高端。實踐證明,轉型發展必須從質量著眼、從質量入手。要去低端產能,就要有基本的質量標準作為門檻;要邁向中高端,就要有較高的質量標準去引領。所以,提升質量是轉型升級發展的一個重要突破口和抓手。這個突破口盯住了,就能沖出中低端;這個抓手抓住了,就能攀上中高端。
第三,這是我們改善供給結構、滿足人民群眾消費需求的一個戰略舉措。在解決了溫飽問題、告別了短缺經濟之后,老百姓對衣食住行的追求明顯提高,質量需求也明顯提高。相比之下,質量供給的短板也日益凸顯。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我國不是需求不足,或沒有需求,而是需求變了,供給的產品卻沒有變,質量、服務跟不上。有效供給能力不足帶來大量“需求外溢”,消費能力嚴重外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所以,《指導意見》開宗明義地指出,提高供給質量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全面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是提升供給體系的中心任務。這也是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著重闡述和強調的。我們就是要通過提升質量來改善供給,著力打造“中國制造”物美價廉的金字招牌,不僅滿足國內消費需求,而且也能得到更多國外消費者的青睞,更深更廣地融入全球供給體系,從而實現更高質量的供需平衡。因此,開展質量提升行動體現真正對國家對人民負責,是真正的利國利民之舉。
(二)《指導意見》是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行動綱領。中央發出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號令,怎樣開展行動?《指導意見》把這個號令、這個重大戰略部署具體化、系統化了,向全黨全國作出了最集中、最有力的質量動員?!吨笇б庖姟饭?個部分、30條,總體上可以分為目標要求、主攻方向、主要舉措、保障措施四大板塊,相繼回答了提升什么、怎么提升、怎么保障提升的問題。
第一板塊是目標要求,提出了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目標。指導思想強調“將質量強國戰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第一次將質量強國戰略用中央文件的形式正式確定下來?;驹瓌t包括“四個堅持”,即堅持以質量第一為價值導向,堅持以滿足人民群眾需求和國家綜合實力為根本目的,堅持以企業為質量提升主體,堅持以改革創新為根本途徑。主要目標分為總目標和分目標,總目標就是到2020年,供給質量明顯改善,供給體系更有效率,建設質量強國取得明顯成效,質量總體水平顯著提升,質量對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和促進經濟發展的貢獻進一步增強,更好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分目標有4個,分別是產品、工程、服務質量明顯提升,產業發展質量穩步提高,區域質量水平整體躍升,國家質量基礎設施效能充分釋放。
第二板塊是主攻方向,瞄準產品、工程、服務三大質量,細化成8個重點領域,包括農產品食品藥品、消費品、裝備制造、原材料、建設工程、服務業、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對外貿易。這些領域都是老百姓關注的熱點,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這些領域的質量提升上去了,我國的質量總體水平也就上去了。
第三板塊是主要舉措,提出提升質量的“7+1”舉措?!?”包括質量攻關、質量標準、質量創新、質量管理、質量監管、質量品牌和質量共治,其中有很多實招硬招新招,比如建立質量分級制度、推動質量評價由追求“合格率”向“滿意度”躍升、實施服務質量監測基礎建設工程、實施中國精品培育工程等?!?”是“夯實國家質量基礎設施”,專門單列一部分,要求加快構建高水平的計量、標準、認證認可、檢驗檢測及技術性貿易措施體系,為質量提升奠定堅實基礎。
第四板塊是保障措施,提出提升質量的“4+1”保障?!?”是制度法規、財稅金融、人才教育和質量激勵,這些措施非常全面,也非常具體,許多都是開創性的?!?”是組織領導,這是個大保障,包括加強黨的領導、實施質量強國戰略、建立中央質量督察、加強宣傳動員4個方面內容,特別強調建立“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聯合、企業主責、社會參與”的質量工作格局,強化市、縣政府質量監管職責,構建統一權威的質量工作體制機制,充分體現了我國的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
(三)黨中央、國務院專門出臺《指導意見》,部署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充分體現了中央抓質量的決心和作風。我們感覺,這是學習《指導意見》更需要認真學習領會的。
首先,這個《指導意見》充分體現了中央下最大氣力抓全面提高質量的堅定決心。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質量。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一系列關于質量發展的重要論述。在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總書記特別強調,要樹立質量第一的強烈意識,下最大氣力抓全面提高質量;還提出要一個一個行業抓,直到抓出成效。這次黨中央、國務院專門印發這個文件,作出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具體部署,確實是在帶頭下最大氣力抓質量,為全黨確立了標桿,為全社會樹立了榜樣。
同時,這個《指導意見》也充分體現了中央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工作作風。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抓全面從嚴治黨、抓全面深化改革包括“放管服”改革、抓扶貧攻堅、抓環境治理、抓“一帶一路”倡議等,都是說到做到、一抓到底,成績有目共睹。通過黨中央、國務院印發《指導意見》,動員部署質量提升行動,我們深切感受到中央對質量的重視程度、看到中央抓落實的力度。這再次向全社會發出一個強烈信號,中央言必行、行必果,說了就要去做,就要見行動,就要求實效。
二、抓緊抓好《指導意見》的學習宣傳貫徹
我們常講,黨有號召,我們就要有行動?,F在中央出了題目,我們就要主動破題、做好文章,交出滿意答卷。9月13日,《指導意見》公開見報,當天總局就召開新聞發布會,并且在新聞發布會一結束就召開黨組(擴大)會議進行學習貫徹,可以說是分秒必爭、馬不停蹄。各地質檢兩局也迅速響應,比如這次到浙江、上海,就了解到浙江省質監局正在起草報送省委省政府的實施意見,上海檢驗檢疫局“國檢青年”微信公眾號生動形象地宣傳文件。當然我們也了解到,許多地方質檢兩局也都在抓緊宣貫。今年全國質檢工作會議上,我們在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于提升質量的要求時曾指出,“機遇難得,抓不住就是我們的失誤;責任重大,干不好就是我們的失職?!苯裉煳覀冊俅螐娬{,“抓緊行動起來,為質量提升而戰”。這是向全系統發出的戰斗號令,全系統都要喊響做實。尤其要在4個方面抓緊行動。
一要抓緊學習。各單位各部門都要把學習貫徹《指導意見》作為當前最重要的一項政治任務來抓,把《指導意見》作為必修課、教科書來學。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負責同志,要先學一步、深學一分。抓緊召開黨組會、中心組學習會,帶頭學習。要組織廣大干部職工學習研討,特別是要組織各類業務骨干深鉆細研,學原文、悟原理,吃透文件精神,真正入心入腦、融會貫通。
二要抓緊宣傳?!吨笇б庖姟访嫦蛉h全國各行各業,大家都在學習,理解就會不同。作為質量工作主管部門,我們要帶頭擔起宣傳解讀的職責。對內,列出專題,印制輔導讀本;對外,充分利用報紙、網站、自媒體等各種載體加強宣傳。還可以接受電視訪談、組織專家解讀、開展巡回宣講等,在全社會掀起一個質量提升的輿論熱潮。前面解讀文件的6個部分、30條四大板塊,大家可以在此基礎上再研究細化,分為一個一個具體話題加以解讀宣傳,讓《指導意見》精神全面準確、系統具體地傳播開來、根植下去。
三要抓緊落實。質量提升,貴在行動;質量提升,要抓緊行動?!吨笇б庖姟飞婕百|檢系統的任務,我們要抓緊帶頭落實??偩謱⒈M快下發組織全系統學習貫徹《指導意見》的通知,拿出系統內的分工方案。涉及兄弟部門的任務,也要積極推動落實?!吨笇б庖姟酚“l后,總局迅速向中央辦公廳報送了涉及各單位各部門的重點任務分工方案。各地質檢部門也要結合實際,內外發力,抓緊起草具體的實施方案,盯住具體的產品、工程和服務質量,真正壓實責任,把工作落到實處。
四要抓緊協調?!吨笇б庖姟飞婕案骷夵h委政府及各單位各部門。大家回去后,首先要向地方黨委政府匯報,提出貫徹落實意見,當好參謀助手。各地質檢兩局要加強聯絡,以質量技術監督局為主,檢驗檢疫局全力配合,一起向當地黨委政府報送具體意見,請黨委政府去動員、去部署、去推動。特別要注意向地方黨委匯報,因為這是黨中央的文件,黨委要主動加強對質量工作的領導。要充分發揮各類協調機制的作用,著力開好質量、標準化、認證認可、技術性貿易措施等聯席會議,做好協調工作。要借助協學會、院校、媒體等各方面力量,廣泛動員社會各界參與到質量提升行動中來,加快建立“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聯合、企業主責、社會參與”的質量工作格局。
三、做好當前工作,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黨的十九大將于10月18日在北京召開,這是我們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全系統要以學習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指導意見》和習近平總書記致中國質量(上海)大會賀信為動力,繼續深入落實年初部署,下最大氣力抓全面提高質量、加強質量安全監管、優化質檢技術服務、推進關鍵性改革,同時抓好基層基礎建設,以實際行動和優異成績迎接十九大、保障十九大。
一要深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進一步找準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這個“發力點”,牽住標準這個“牛鼻子”,打好質量宣傳動員、質量攻關整治、加強全面質量管理、打造中國質量品牌等“組合拳”。要拿出一部分重點產品、重點服務質量提升的優異成果,向黨的十九大獻禮。今年以來各地質檢部門主抓的130類198種重點產品,必須緊緊盯住,爭取見到效果。我們在浙江抓馬桶蓋質量提升,“政、產、學、研、檢”齊心協力,地方黨委政府和相關產業、學校、研究部門、質檢部門一起攻關,促進臺州馬桶蓋質量水平大幅提升。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就要像這樣下最大氣力去抓。要加強質量攻關整治,繼續一個一個行業抓,運用各種手段,動員各方力量,切實破解影響質量提升的實際問題。同時,要保持執法打假的高壓態勢,對質量問題較多的重點區域進行集中整治、掛牌督辦,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和屬地責任。
二要深入組織質量安全風險隱患排查和專項整治。這是今年年初我們就開始抓的工作,也專門開過部署會。要緊緊盯住國門安全、特種設備安全、產品質量安全等領域風險隱患,決不能在中央如此重視質量的情況下出任何紕漏。如果出現質量安全問題,也不能回避,更不能捂著,要勇于正視,立即采取措施加以解決。當前,國門安全排查出的問題還有一些沒完成有效整改,少數地區特種設備安全排查整治進展較慢,產品質量安全排查整治工作進展不平衡??偩謱⒔M織10個督查組,分赴各地進行督查,既要找出問題,也要總結推廣經驗。對各類質量安全風險隱患,要從監管對象、管理方式、制度層面研究分析相關因素,全面處置、及時消除隱患,確保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行業性質量安全問題。
三要深入搞好質檢技術服務。用好質檢技術手段,進一步打好“技術牌”、念好“服務經”。今年“質量月”,我們啟動了以“服務零距離、質量零缺陷”為主題的質量技術服務中小企業活動,在全社會反響很好。要持續推進,實施“一站式”質量服務,幫扶企業升級質量基礎,強化服務型中小企業質量管理,助力出口企業質量升級,助推質量提升。近期,通關便利化倍受關注。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在第16次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上指出,“切實解決進口環節制度性成本高、檢驗檢疫和通關流程繁瑣、企業投訴無門等突出問題”。國務院明確提出,今年通關時間要再縮短三分之一?,F在商務、海關等部門都采取了實際措施,通關時間都在縮短。我們也要高度重視,把提高通關效率作為重中之重,擺到最突出的位置,盡最大的努力,交出一份滿意答卷。
四要深入推進質檢重點改革。在全面深化質檢改革的同時,抓住質檢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以更大的決心、更大的力度推進改革,加快質檢職能轉變。
——深化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制度改革。我們從2015年就開始抓這項改革。國務院“放管服”改革電視電話會議和有關座談會點名讓我們發言,國務院常務會議專題審議,并批準在江蘇宿遷召開現場交流會,李克強總理作出重要批示,王勇國務委員參加會議并作重要講話,足以看出國務院的看重、鼓勵和鞭策,也足以顯現這一改革的重要分量。這一改革必須作為重頭戲來抓。下一步,要按照《國務院關于調整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目錄和試行簡化審批程序的決定》等有關要求,深入推進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制度改革,切實做到四個“更”:一是許可更準,進一步將許可管理的對象聚焦在高風險產品上,重點落在保質量安全上。二是審批更簡,大幅刪減企業申報中的“繁文縟節”。三是監管更強,堅持放管結合、并重,推動政府質量監管到位、企業質量管理到位、質量基礎設施支撐到位、監管保障措施到位。四是服務更優,加快網上審批系統建設,全面實施電子化和無紙化網上申報。
——加強質量認證體系建設。9月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專門聽取加強質量認證體系建設、促進全面質量管理工作匯報,李克強總理專門提出要求。這段時間,我們在抓緊研究起草相關政策文件,將按程序報批后印發實施。全系統要認真落實李克強總理要求,著重抓好六項工作:一是大力推廣質量管理先進標準和方法,重點推動百萬家企業學習應用新版質量管理體系標準。二是廣泛開展質量管理體系升級行動,2018年全面完成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升級,爭取到2020年,各類獲證組織總數從目前的60萬家增加到100萬家。三是持續推進質量認證制度改革創新,改革強制性產品認證制度,大力開展高端品質認證,堅決治理認證亂象,加快認證機構審批、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減程序、減環節、減時間、減收費、減申請材料。四是培育發展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業,加快推動檢驗檢測認證機構轉企改制、與政府部門脫鉤,加快整合檢驗檢測認證機構,加快建設檢驗檢測認證公共服務平臺。五是深化質量認證國際合作互認,構建“一帶一路”認證認可合作機制,擴大國內檢驗檢測認證市場開放,積極參與認證認可國際標準、規則制定。六是加強組織領導和政策保障,完善全國認證認可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強化法規建設、政策引導、科技支撐、人才培養和投入保障。
——完善進出口商品質量安全風險預警和快速反應監管體系。這是今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專門作出的部署,已經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37次會議審議通過,體現了中央對檢驗檢疫工作的高度重視和極大信任。國務院將于近期出臺文件,各有關部門和單位特別是各直屬檢驗檢疫局一定要高度重視,解讀好、宣傳好,抓緊開展行動。要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放在首位,正確處理質量安全和發展的關系,全面加強進出口商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評估、預警、處置和管理結果運用。需要強調的是,風險預警既是加強監管的重要抓手,也是優化服務的重要措施,不僅進出口商品要搞風險預警,國內產品質量監督也應該加強這方面的工作。
——抓緊建立統一的綠色產品標準、認證、標識體系。這也是中央深改辦交給我們的任務,去年國務院辦公廳已經印發《關于建立統一的綠色產品標準、認證、標識體系的意見》。我們正按文件要求,認真分解任務,加強部門協調,推進分布實施,著力推進7項重點任務,包括統一綠色產品內涵和評價方法,構建統一的綠色產品標準、認證、標識體系,實施統一的綠色產品標準清單和認證目錄,創新綠色產品評價標準供給機制,健全綠色產品認證有效性評估與監督機制,加強技術機構能力和信息平臺建設,推動國際合作和互認。當務之急,是抓緊編制統一的綠色產品標準清單、認證目錄和實施規則,力爭年內發布第一批,優先選取消費類產品開展認證,讓消費者盡快有獲得感。
五要全面加強自身建設。越是關鍵時刻,越要注意自身建設。黨的領導、黨的建設和全面從嚴治黨,一刻都不能放松;特別是反腐倡廉這根弦,一刻都不能放松。要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推進黨建工作標準化。在開會、出差、接待及日常工作中,深入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堅持把質檢隊伍打造成作風過硬的隊伍,展示出良好的風采,經得住黨和人民的檢閱。
-
推動我國經濟發展進入質量時代已成共識
——質檢總局黨組書記、副局長侯建國在2017“國是論壇”上的致辭
-
編者按:9月21日,由國務院參事室、國家質檢總局聯合主辦,新華網承辦的“2017國是論壇”在北京舉行。本屆論壇以“走進質量時代”為主題。質檢總局黨組書記、副局長侯建國出席開幕式并致辭。以下為致辭全文。
尊敬的萬鋼副主席,各位嘉賓:
大家上午好!很高興與大家相聚“國是論壇”?!皣钦搲泵磕陣@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深入研討、共商國是,積極向黨和國家建言獻策,在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本屆論壇聚焦質量問題,作為聯合主辦方,我謹代表質檢總局,向參加論壇的各位代表、各界人士表示熱烈歡迎,向大家長期以來對質量工作的關心、重視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謝!
黨和國家歷來高度重視質量工作,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質量擺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習近平總書記針對質量發展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深刻地闡述了提高供給質量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全面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是提升供給體系的中心任務,強調要堅持以提高質量和核心競爭力為中心,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擴大高質量產品和服務供給。李克強總理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推動中國經濟發展進入質量時代。
今年9月是第40個全國“質量月”,盛事接連不斷。9月15日至16日,第二屆中國質量(上海)大會成功舉辦,習近平總書記致信祝賀,強調中國高度重視質量建設,不斷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努力為世界提供更加優良的中國產品、中國服務。9月5日,黨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提出要下最大氣力抓全面提高質量,推動我國經濟發展進入質量時代。這次論壇以“走進質量時代”為主題,匯聚名家,縱論質量,再次釋放一個強烈信號——質量乃國之要事、民之關切,推動我國經濟發展進入質量時代,已成為全黨全國全社會的共識。
質量問題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問題。當前,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傳統優勢逐步減弱,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逐步顯現,正處在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必須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新舊動能轉換,努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從國際經驗來看,許多發達國家在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都把質量上升到戰略層面。美國1987年頒布了《質量促進法案》,德國、日本等國也在發展的關鍵階段,通過實施質量戰略實現了經濟崛起。我們既要借鑒發達國家質量發展的成功經驗,也要立足現實國情,走出一條中國特色質量發展道路。
如何更有規劃、更有步驟、更有成效把我國經濟發展推向質量時代?我們理解,就是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特別是關于質量發展的重要論述,動員各地各部門、各行各業扎實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切實提升質量總體水平。
一是加強黨的領導。加強黨對質量工作的領導,有助于從更高層面、在更大范圍、以更大力度向全黨全國全社會進行質量動員,進一步調動各方面抓質量的積極性,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堅實質量基礎。要構建統一權威的質量工作體制機制,建立“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聯合、企業主責、社會參與”的質量工作格局。要探索建立中央質量督察工作機制,強化政府質量工作考核,將考核結果作為各級黨委和政府領導班子及有關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
二是提升國家質量基礎設施能力。計量、標準、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等質量基礎設施,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各國在質量領域的競爭,很大程度表現為質量基礎設施能力的競爭。目前,我國質量基礎設施仍然存在“小弱散”現象,被國際承認的校準測量能力在數量上僅占美國的53%,主導制定的國際標準數量僅占國際標準總數的1.1%,全國96.2%的檢驗檢測機構從業人數少于100人,占總數0.6%的外資機構市場份額卻接近7.6%。我們必須夯實國家質量基礎設施,提高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要加強各級政府與行業、企業質量技術體系的融合發展,形成泛在協同、準確統一、可靠高效的國家質量基礎設施體系,既確保企業隨時隨地獲得即用即有、可靠便捷的質量技術服務,也為產品質量和安全監管提供不可或缺的“技術執法”保障和支撐。要加強國家質量基礎設施服務于中國制造、中國建造、中國服務、中國品牌,推動技術創新、標準研制和產業化協調發展,用先進標準引領產品、工程和服務質量提升,以新技術新業態改造提升產業質量和發展水平。要加強國家質量基礎設施的國際交流合作,廣泛參與、積極引領國際規則制定和國際互認機制建設,不斷完善技術性貿易措施體系,在全球質量治理中發揮更大作用。
三是強化企業質量主體作用。企業是提供產品和服務的市場主體,也應該是質量提升的責任主體。據統計,我國現有企業2800多萬家、個體工商戶6100多萬個。我國企業質量總體水平不斷提升,但制造業企業平均質量損失每年仍超過2000億元,約占主營業務收入的2%,遠超發達國家;反映出口商品質量的產品平均出口單價,分別低于德國76.19%、日本57.06%、美國31.84%;制造業企業億元產值發明專利數平均約為0.4件,距《中國制造2025》提出的0.7件目標要求仍有較大差距;企業平均壽命、品牌數量明顯落后于發達國家。夯實企業質量主體作用,要著力抓住源頭和終端。一方面,要抓住生產的源頭,利用質量基礎設施提升質量。大型企業質量管理體系比較完善,要在質量提升中當好標兵,將先進的質量管理方法和技術標準向產業鏈兩端延伸推廣,帶動產業整體質量水平提升。中小企業數量龐大、創新活躍、影響廣泛,貢獻了60%的國內生產總值,創造了50%以上的稅收,提供了80%以上的城鎮就業。但從整個供給體系看,中小企業質量水平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尤其是質量基礎比較薄弱,質量管理水平有待提高,部分企業質量誠信意識較為淡薄。要深入開展為中小企業質量技術服務活動,引導幫扶中小企業強化質量意識、加強質量管理,抓弱項、補短板、填洼地,切實提高質量保證能力。另一方面,要抓住流通和消費的終端,用好缺陷產品召回這個利器,進一步擴大召回范圍,完善召回法律法規體系、行政監管體系和技術支撐體系,督促企業落實質量主體責任、首負責任,倒逼質量提升。
四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質量工作的目標追求,就是不斷滿足人民需求。人民對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的期盼,就是對經濟社會發展質量的期盼。在“質量強國怎么建,我向總理說句話”活動中,網友就提出了6386條相關意見和建議。百姓的關切就是需求,如何讓質量發展成果更多惠及百姓,是建設質量強國的題中之義。當前,百姓對于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需求增長強勁,而現有供給卻不能充分滿足需求。近年來,我國游客搶購日本馬桶蓋、韓國化妝品、澳洲奶粉等新聞屢見不鮮,2016年我國游客境外消費總額達到2610億美元,遙遙領先其他國家和地區。海外“爆買”現象很大程度上凸顯了我國當前供給結構的失衡。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就要抓住消費者普遍關心的重點產品、重點行業,組織質量攻關,開展國內外標準比對,推進內外銷產品“同線同標同質”工程,逐步消除國內外產品質量差距。要提高企業的創新能力,積極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推行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滿足高品質消費需求。要始終保持打假治劣的高壓態勢,嚴厲懲治制售假冒偽劣等質量違法行為,凈化市場環境,提振消費信心。
五是構筑質量工作多元共治格局。要動員各方面力量,構建市場主體自治、行業自律、社會監督、政府監管的質量共治格局。在政府層面,要加快完善質量法律法規,堅持運用法律手段解決質量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把質量發展納入法治化軌道。要在創新監管方式、加強事中事后監管上下功夫,堅持放管結合、并重。健全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完善質量激勵政策,加大對政府質量獎獲獎企業在金融、信貸、項目投資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推動建立高等學校、科研院所、行業協會和企業共同參與的質量教育網絡,全面提高企業經營管理者、一線員工的質量意識和水平,提倡“工匠精神”。在社會層面,要提高全社會質量、誠信、責任意識,豐富質量文化內涵,促進質量文化傳承發展。鼓勵和支持商會、協會、中介組織等引導行業誠信自律,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監督和引導作用,暢通質量舉報投訴渠道,引導消費者科學理性消費,集中社會力量推進質量提升。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質量共治也需要學界、研究界的支持。國務院參事室作為政府決策的智力支持機構,匯聚了大批有德、有望、有才之士,打造了極具影響力的“國是論壇”。希望在接下來的議程中,各位參事、專家學者、企業家能夠緊扣質量,發表真知灼見,共商質量提升大計,共同辦一屆特別講質量的論壇,共同開啟一個特別講質量的時代,以質量提升工作的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順利召開。
最后,預祝論壇取得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
質檢總局召開黨組(擴大)會議 對開展質量提升行動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再落實
-
9月30日,質檢總局黨組書記侯建國主持召開黨組(擴大)會議,專題聽取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階段性工作匯報,對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再動員再部署再落實。質檢總局局長、黨組成員支樹平,總局黨組成員陳鋼、田世宏、李元平、秦宜智出席會議,總工程師韓毅、總檢驗師張際文參加會議。
會議指出,《指導意見》印發后,全社會反響強烈,質檢系統更是倍感振奮、備受鼓舞??偩贮h組高度重視《指導意見》的宣傳貫徹落實,迅速召開黨組(擴大)會議進行傳達學習,召開全國質檢系統貫徹落實《指導意見》工作部署會進行專題部署,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工作有力有序。
會議指出,《指導意見》的出臺,既是重大機遇,更是歷史責任,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質量工作的高度重視。要以對黨、對人民、對事業高度負責的精神看待《指導意見》、落實《指導意見》。要始終牢記質檢隊伍是黨的隊伍,切實強化“四個意識”,自覺把質量工作擺到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來把握,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指導意見》上來謀劃,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把《指導意見》提出的目標任務落到實處。
會議強調,質量提升貴在行動、重在落實。全系統各單位要用《指導意見》統一思想,把開展質量提升行動作為頭等大事和首要任務。要建立和加強質量提升行動的綜合協調機制,進一步細化責任分工方案,抓緊推動工作落實。要結合各自職能,對照《指導意見》,提出貫徹落實的具體措施。要在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制度化常態化過程中,充分發揮好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立足本職,履職盡責,以質量提升工作的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國家認監委、標準委,質檢總局有關部門,總局質量提升辦有關負責人參加會議。
-
只有思想重視才能自覺行動
——一論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
-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發布后,在全國質量領域引起極大反響,全國質檢系統更是歡欣鼓舞、倍感振奮。各地有關部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統一思想認識,明確任務方向,制定方案措施,扎扎實實、有條不紊地對《指導意見》進行貫徹落實。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只有認識到位,行動才會自覺。以黨中央、國務院的名義出臺質量工作的綱領性文件,這在黨的歷史上、新中國的歷史上尚屬首次,其意義之重大,不言而喻。但黨中央、國務院為什么要出臺《指導意見》?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有什么重要作用?對這些問題,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準確理解和把握的。如果搞不清《指導意見》的重大現實意義,思想上就不會真正重視起來,在貫徹落實的過程中也會打折扣,自然收效降低,事倍功半。所以,深刻認識《指導意見》的重大意義,把思想統一到中央的部署上來,是推進貫徹落實最為要緊的第一步。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是黨中央審時度勢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堅定不移走質量強國路、加快實現中國夢的一個戰略舉措。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質量擺到了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明確強調要“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2016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突出強調了質量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明確要求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李克強總理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也就廣泛開展質量提升行動作出具體部署。這是黨中央科學研判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復雜形勢,準確把握經濟發展規律包括質量發展規律的基礎上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當前中央大政方針越來越突出質量,而質量提升就是貫徹這些大政方針的一個直接行動、重大行動。
天下之治,在經國濟民。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經濟邁向中高端的戰略選擇,也是改善供給結構、滿足人民群眾消費需求的戰略舉措。從目前的形勢看,我國經濟發展的傳統優勢正在減弱,實體經濟結構性供需矛盾和問題突出,存在大量無效供給和低端供給,特別是中高端產品和服務有效供給不足,無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導致大量“需求外溢”,消費力嚴重外流?;诖?,中央提出要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提高供給質量作為改革的主攻方向,把全面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作為提升供給體系的中心任務。只有抓住質量這個關鍵,大力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才能真正振興實體經濟,進而邁向中高端,也才能真正改善供給,打造“中國制造”物美價廉的金字招牌,滿足國內外消費者的需求,實現更高質量的供需平衡。顯然,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是強國圓夢的偉大行動,是利國利民的重要之舉。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目前,貫徹落實《指導意見》的戰役已在全系統打響,各地質檢部門都不甘落后,紛紛出臺措施,啟動活動??傮w來看開局不錯。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全系統干部職工都能夠從思想上重視起來,進一步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的決策和總局的部署上來,自始至終保持良好狀態,人人責無旁貸、個個全力以赴,以百倍的熱情和努力投入到質量提升行動中去,就一定能夠完成既定目標任務,向黨中央、國務院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
只有方向明確才能腳步扎實
——二論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
-
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向全黨全國發出了行動號令?!吨泄仓醒?國務院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是把這個重大戰略部署的具體化、系統化,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質量工作的綱領性文件,是我們開展質量工作、推進質量提升的基本遵循。只有以《指導意見》為指引,明確了方向,才能腳步扎實,一步一個腳印地把質量提升行動不斷推向深入。
以《指導意見》為指引,必須突出戰略導向?!吨笇б庖姟诽岢隽碎_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思想,首次提出把質量強國戰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強調走出一條中國特色質量發展道路。戰略帶有根本性、全局性。黨中央、國務院將質量強國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作出明確的戰略決策并進行全面部署,體現了其管方向、管長遠的戰略地位。建設質量強國因此成為全黨和各級政府的行動指針。中央作出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決策,是質量強國戰略的延伸和具體化,而《指導意見》明確了戰略思路和方向,劃出了路徑,使中央的戰略部署能夠得到有效執行。因此,落實《指導意見》,既要眼前有方向,更要胸中有戰略。
以《指導意見》為指引,必須體現系統全面?!吨笇б庖姟访鞔_了質量提升行動的主攻方向,瞄準產品、工程、服務三大質量,細化成8個重點領域。既包括農產品食品藥品、消費品、生活性服務業等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領域,也包括裝備制造、原材料、生產性服務業、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對外貿易等與社會生產密不可分的領域。這些領域有的是社會關注的熱點,有的是亟須發展的重點,都有相應的質量提升任務。這些領域的質量提升上去了,我國的質量總體水平也就上去了?!吨笇б庖姟芳让婷婢愕?,又重點突出,為我們開展質量提升行動點明了著力點。貫徹落實《指導意見》,必須嚴格按照要求,巨細無遺,悉究本末,務求實效。
以《指導意見》為指引,必須堅持創新求實?!吨笇б庖姟诽岢鎏嵘|量的主要舉措,包括質量攻關、質量標準、質量創新、質量管理、質量監管、質量品牌、質量共治7個方面。其中有很多新招實招,比如建立質量分級制度、推動質量評價由追求“合格率”向“滿意度”躍升、實施服務質量監測基礎建設工程、實施中國精品培育工程,等等。搞好任何工作,都離不開創新求實。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動力源于創新,成效基于求實。全國質檢系統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必須大力弘揚創新求實精神,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讓每次創新都落到實處,力爭創出新思路、新特色、新實績。
以《指導意見》為指引,必須強化政治意識。關于保障措施,《指導意見》提出了制度法規、財稅金融、人才教育、質量激勵、組織領導五大保障。這些措施非常全面,也非常具體,許多都是開創性的。組織領導是個大保障,包括實施質量強國戰略、加強黨的領導、建立中央質量督察、加強宣傳動員4方面內容,特別強調建立“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聯合、企業主責、社會參與”的質量工作格局,強化市、縣政府質量監管職責,構建統一權威的質量工作體制機制。這些都充分體現了我國的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在貫徹落實《指導意見》的過程中,要強化政治意識,將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更加鮮明地凸顯出來,使其產生帶動全社會共同參與質量提升行動的巨大力量,以實現活動成效的最大化。
方向明了,腳步實了,目標就近了。我們相信,以《指導意見》為指引,各地區各部門、各行各業共同努力,質量提升行動一定會取得顯著成效,質量強國的宏偉目標一定能夠早日實現。
-
只有措施得力才能有效推進
——三論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
-
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是一項現實緊迫而又繁重艱巨的任務。要實現《指導意見》確定的各項任務目標,關鍵在于通過具體措施狠抓落實。如果缺少實實在在的措施,再完善的方案也是一紙空文,再明確的目標也是空中樓閣。只有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措施,質量提升行動才能扎實有效地推進,最終才能取得預期的成效。
措施源于政策,必須始終把思想統一到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這是基本前提,也是根本保證。實踐表明,一些人或一些單位抓落實抓不好,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其所制定的措施往往流于形式,執行起來也難免應付和走過場。而導致這一現象的根源,是思想認識不到位,沒有吃透黨中央和上級的決策部署的精神。因此,必須統一思想認識,把干勁集中到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把精力集中到推進質量提升行動上來。只有思想統一了,認識透徹了,才能制定出符合要求和實際的措施,才能同心同德,形成合力,把各項部署落到實處。
措施基于實際,必須注重解決實際問題。狠抓落實的過程,實際上就是解決問題的過程。能否解決實際問題,解決了多少問題,是衡量措施是否有效以及有效程度的標準。這就要求各地各部門要善于把中央的要求和部署同本地區、本部門的實際結合起來,創造性地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辦法和措施。要注重掌握新情況、新問題,把主要精力放在那些對全局最重要、最有決定意義的工作上,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對重大問題、重點工作要抓住不放、一抓到底,直至取得突破。這樣才能取得全局工作的主動權,使各項工作更加協調一致,更加富有成效。
措施見于執行,強調執行力顯得尤為重要。執行力來源于哪里?來源于真抓實干?,F實中總有些人“決心在嘴上,行動在會上,落實在紙上”,這樣顯然是完不成任務的,而且這種糊弄支應的做法會產生非常不良的社會后果,對質量提升行動不僅無利反會生害。強調執行力,就是要反對花拳繡腿,要見真功夫,既看過程,更看結果。會開得再好,文件發得再多,不算有執行力;有許愿,有承諾,甚至簽了責任狀,也不算有執行力。只有采取扎扎實實的行動,見到可觸可感的成效,達到了預期的目的,才叫有執行力。
措施成于方法,形成科學的制度和機制十分關鍵。沒有可操作性的制度機制,再好的愿望,再好的部署,也會流于形式。這就要求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抓質量提升工作的體制機制和督察考核機制,推動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將質量工作擺到重要議事日程,加強質量管理和隊伍能力建設,認真落實質量工作責任制;同時,將質量工作考核結果作為各級黨委和政府領導班子及有關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對于具體的質量提升工作,要細化、量化到每個階段、每個人。要一步一個腳印,方案舉措完善,布置檢查到位。對做得好的單位,要肯定表揚,對做得不好的單位,要告誡批評。做到事有專管之人,人有專管之責,時有限定之期。
目前全國質量領域貫徹落實《指導意見》的活動已經動員開展起來,應該說有措施、有行動,效果初見。我們相信,只要大家都能夠把思想統一到中央的部署上來,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措施,盡職盡責、全心全意抓好落實,推進質量提升的目標就一定能夠實現。
-
只有作風過硬才能落實到位
——四論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
-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樹立質量第一的強烈意識,下最大氣力抓全面提高質量,一個一個行業抓,直到抓出成效?!皬娏乙庾R”“最大氣力”“抓出成效”,這些詞鮮明呈示出中央抓質量的決心。印發《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是中央發出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號令,確實帶頭下了最大氣力,充分體現出中央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風,為全黨確立了標桿,為全社會樹立了榜樣。貫徹落實《指導意見》,就要向黨中央看齊,作風過硬,見諸行動,務求實效。
過硬的作風源于昂揚的精神和斗志。干成任務事業,都需要精神支撐,都需要進入一種充滿激情、孜孜以求的工作狀態。貫徹落實《指導意見》,像中央要求的那樣下最大氣力來抓,必須有一種精神動力。古語云: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開展質量提升行動,亦可視為一場戰役,同樣需要一鼓作氣。只有所有質量工作者都振奮精神、鼓起勇氣、釋放活力,才能形成強大的戰斗力,打贏這場戰役。開展這樣的行動不僅任務繁重,而且時間跨度長,其間會遇到許多困難和挫折,一些人可能會產生畏難、觀望情緒,甚至出現消極應對的現象。這種是典型的“再而衰、三而竭”心態,必須引起警惕。所以,要不斷進行自我反思,時常檢查是否真正向中央看齊了,是否與中央要求出現了差距。只有時刻警醒,不斷充電,才能精神飽滿,動力十足。
過硬的作風體現為實干加巧干?!吨笇б庖姟反_立了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目標任務,要完成這些任務目標,必須始終保持真抓實干、雷厲風行的戰斗作風,敢打敢拼、迎難而上的拼搏精神,一步一個腳印地抓好工作落實。然而,質量提升過程中會遇到各種新情況、新問題,沿用老方法、老思路顯然是不行的,必須勇于創新、敢于突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尤其需要創新精神。要有百折不回的意志品質和承受壓力的心理素質,敢于迎接挑戰,勇于承擔風險,決不能徘徊觀望,畏首畏尾。同時,要善于把解放思想的觀念與實事求是的作風統一起來,把創新精神與實干作風結合起來,做到實干加巧干,真正把質量提升行動推向深入。
過硬的作風成于“有為”守于“有忌”。落實《指導意見》,必須突出強調責任意識,立足本職崗位,把精神和智慧集中于下最大氣力抓質量提升上來。所謂“守土有責”,就是忠于職守,做到知責、踐責、擔責,盡一切努力完成任務,達成使命。這是“有為”。但是與之相對應,則是責任心缺失,其結果必然是完不成任務,并產生不良社會影響。據其表現,可以歸納幾個“忌”:一忌“花架子”,口號喊得響,實則兩張皮,騙不了百姓,卻丟掉了人心;二忌“走過場”,看似措施一堆,卻從不聯系實際,滿是虛火,不抓癥結;三忌“一陣風”,或前熱后冷,或前緊后松,最終功虧一簣……凌空蹈虛,難成質量大業;有責實干,方能善作善成。
貫徹落實《指導意見》,是黨中央的要求,是人民群眾的期盼,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鍛造出堪當大任的過硬作風。此刻,扎實過硬的作風,在某種意義上就是抓質量提升的“行動力”。所有質量工作者都要向中央看齊,鼓起精神斗志,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勁頭抓質量提升,善始善終、善做善成,讓全黨全體人民來監督,讓人民群眾不斷看到實實在在的成效。
-
貫徹《指導意見》 促進質量提升①
邁向質量時代的方法論 建設質量強國的攻堅戰
-
全球化時代,采取什么樣的發展戰略和競爭策略,是一個關系國家未來的重要課題。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以黨中央、國務院名義出臺的《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對推動我國質量發展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義。這份《指導意見》,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邁向質量時代的方法論,打響了建設質量強國的攻堅戰。
邁向質量時代的方法論
在新時期促進經濟發展的方法論中,質量提升變得越來越重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時期,黨中央、國務院出臺《指導意見》,部署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符合經濟規律,適應現實需要。
從比較優勢理論看,我們過去依靠的價格、勞動力優勢,正面臨發達國家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的“雙向擠壓”,相對優勢日益削弱,迫切需要以質量的提升對沖勞動力等諸方面成本的上升,形成新的比較優勢。提升質量是必由之路。
從產業結構升級理論看,全球價值鏈視角下的工藝升級、產品升級、功能升級、跨產業升級等升級方式,基本都是以質量導向,旨在增強企業和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實現低附加值產業向高附加值產業、低端產業向高端產業的轉變。提升質量是必選之策。
從后發優勢理論看,利用后起國家在推動工業化方面的特殊有利條件,中國經濟實現了連續多年快速發展,目前已處于從“跟跑”過渡到“并路”的新階段,從“數量追趕”切換到“質量追趕”的新時期,亟需由過去的“鋪攤子”轉到“上臺階”。提升質量是必越之坎。
從內生增長理論看,從20 世紀90 年代開始,增長理論家提出了三種類型內生增長模型:產品種類增加型內生增長模型、產品質量升級型內生增長模型、專業化加深型內生增長模型,這些模型充分表明,在新科技革命的浪潮中,質量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內生動力源泉。提升質量是必掘之源。
從經濟學理論可以清晰看出,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是中央對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形勢的科學研判,對經濟發展規律的準確把握,是經過深思熟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吨笇б庖姟废蛉鐣l出了一個強烈信號:現在到了抓質量的時候,到了全社會都來重視抓質量的時候了。這是我國經濟邁向質量時代的新號角。
建設質量強國的攻堅戰
“追趕型”經濟體發展的難度主要表現在質量提升上。2016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下最大氣力抓全面提高質量,開展質量提升行動,一個一個行業抓,直到抓出成效。
這次黨中央、國務院聯合印發《指導意見》,向各行業傳遞了一個強烈的信念:中央在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決心,帶頭下最大氣力抓質量提升,務求質量第一的強烈意識在各行各業落地生根,務求質量提升行動在各行各業開花結果。
與2012年國務院印發的質量工作中長期規劃《質量發展綱要(2011-2020)》不同,黨中央、國務院聯合印發的《指導意見》立足于短期見效,打攻堅戰?!吨笇б庖姟肪劢?個重點領域存在的質量問題和發展短板,相繼回答了提升什么、怎么提升、怎么保障提升的問題,從實施質量攻關、質量標準、質量創新、質量管理、質量監管、質量品牌、質量共治等7個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硬招、實招和新招,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操作性和創新性。
比如,在組織實施方面,首次在中央文件中提出實施質量強國戰略,前所未有地將黨委領導擺在突出位置,提出加強黨對質量工作的領導,建立“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聯合、企業主責、社會參與”的質量工作格局。在政策支持方面,提出完善質量發展經費多元籌集與保障機制,鼓勵和引導更多資金投向質量攻關、質量創新、質量治理、質量基礎設施建設。在破解瓶頸方面,提出實施國防科技工業質量可靠性專項行動計劃,實施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用先進標準倒逼企業提升質量,推進內外銷產品“同線同標同質”工程等。
如果說《質量發展綱要(2011-2020)》勾畫了建設質量強國的藍圖和目標,那么,《指導意見》指引著建設質量強國的行動和實踐,肩負著加快實現中國夢的重要使命。
如果問:在過去30多年中,哪些潮流極大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最常見的答案可能是:數量追趕。假如同樣的問題在幾十年以后再次被提出來,那么這個答案可能就會是:質量超越。
——質檢總局發展研究中心 趙陜雄
-
貫徹《指導意見》 促進質量提升②
健全質量人才培養體系 推動“工匠精神”落地生根
-
自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提“工匠精神”后,2016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進一步提出要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引導企業形成自己獨有的比較優勢,發揚“工匠精神”。2017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提出要廣泛開展質量提升行動,要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盡職業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眾多“中國工匠”。質量之魂,存于匠心,黨中央、國務院的一系列決策部署,充分說明了人才是建設質量強國,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最具能動性的因素,而培養以“工匠精神”為核心的質量人才,是全面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重要支撐和保障。
前不久,中共中央 國務院正式印發《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健全質量人才教育培養體系,體現了政、產、學、研、用協同推進的質量人才培養思路?!吨笇б庖姟贩謩e從構建質量全民教育體系、建立質量研究教育網絡、實施企業質量素質提升工程三個方面,明確了質量人才培養的一系列戰略性制度安排?!吨笇б庖姟逢P于質量人才培養的一系列新戰略、新理念、新思路,抓住了質量教育的關鍵痛點,回應了質量時代的核心關切。
《指導意見》提出將質量教育納入全民教育體系,突出了質量人才培養的系統性。
質量強國,人人有責,質量提升,從小抓起。只有在中小學加強質量教育,鼓勵學生參與質量實踐活動,在他們的心中早早播下優質的種子,未來才有可能成長為質量的參天大樹。因此,在中小學教育中滲入質量元素,是培養質量意識,塑造中國特色質量文化的關鍵。
質量提升需要多層次的人才供給,不但需要質量技術創新的拔尖人才,還需要質量研究與教育的專家學者,更需要千千萬萬的工匠人才。比如,德國完備的高等教育體系,對制造業的質量提升就起到了顯著的支撐作用,其中的工業技術大學和應用科技大學是德國高等教育的一大特色,它把大學教育和工程教育結合起來,促進課堂教學與企業實踐的密切融合,為德國制造業的質量提升培養了大批實用型人才。而吸引世界各國爭相學習的是,德國富有特色的“雙元制”職業教育體系,職業學校的學生同時也是企業的學徒,學徒在校學習和在企培訓交替進行,并以企業培訓為主,完善的校企協同育人機制,為德國培養了大批工匠人才,是“德國制造”質量享譽全球的重要保障?!吨笇б庖姟凡坏鞔_提出推進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更突出強調加強職業教育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推動企業和職業院校成為質量人才培養的主體,推廣現代學徒制和企業新型學徒制,將強化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培養,實現制造業企業與學校一體化育人,這既是學習世界成功經驗的務實之舉,也是推動我國質量提升的關鍵一招。
《指導意見》提出建立高等學校、科研院所、行業協會和企業共同參與的質量教育網絡,突出了質量人才培養的協同性。
近年來,我國對質量教育越來越重視,新成立了多家質量研究與教育機構,但一定程度還存在協同性不足、合力不夠的問題,還存在質量研究與教育和企業需求兩張皮的問題。無論是形成質量教育的合力,還是實現質量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的無縫對接,都需要高校、科研院所、行業協會與企業共同發力?!吨笇б庖姟诽岢鼋⑺恼吖餐瑓⑴c的質量教育網絡,這樣的質量教育網絡,將搭建起質量研究與教育和企業之間的橋梁,對質量研究采取合同式科研的形式,對質量人才采取訂單式培養的模式,將實現優勢互補、多方共贏,大大提升質量研究與教育的效率。令人振奮的是,就在《指導意見》發布后的第九天,籌備已久的中國質量研究與教育聯盟在上海成立,這是對建立質量教育網絡相關要求的最好回應,聯盟將融合、協同政、產、學、研各方力量,打造質量人才的孵化器。
《指導意見》提出實施企業質量素質提升工程,突出了質量人才培養的實踐性。
人才培養,重在實踐,實踐是質量人才加快成長的大熔爐。生產一線是進行質量實踐活動的最佳場所,提高廣大工匠人才在一線進行質量創新的積極性,需要統籌規劃和頂層設計,尤其在質量專業人員職業資格取消后,需要盡快建立新的質量人才評價制度。為此,《指導意見》適時提出了研究建立質量工程技術人員評價制度,全面提高企業經營管理者、一線員工的質量意識和水平。質量人才在職培訓和質量人才激勵,是企業質量人才再生產和質量技能提升的重要手段,《指導意見》為此提出一系列制度性安排,比如,加強人才梯隊建設、實施青年職業能力提升計劃,完善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工作體系,培育眾多“中國工匠”。發揮各級工會組織和共青團組織作用,開展勞動和技能競賽、青年質量提升示范崗創建。這些要求突出了質量人才培養的實踐性,將推動企業成為質量人才培養的主體,促使工廠車間成為工匠養成的主陣地。
《指導意見》提出了完整的質量人才培養政策體系,突出了質量人才培養的系統性、協同性和實踐性,對實施質量強國戰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也使“工匠精神”不再停留于精神層面,而真正在中國大地上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質檢總局發展研究中心 王春艷
-
貫徹《指導意見》 促進質量提升③
健全質量人才教育培養體系
-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專門強調“健全質量人才教育培養體系”,這是我國質量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戰略部署,對我國質量提升、建設質量強國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體現了對當前質量教育現狀的準確把握。人才是質量供給的創造者,其質量素養水平直接關乎國家質量供給水平,是衡量國家質量水平的重要尺度。放眼國際,質量供給水平高的國家無不與其擁有高質量素養的人才有關。德國、日本這些質量強國背后都是靠高質量素養的人才來支撐??v觀國內,那些備受詬病的產品質量問題和服務質量問題,雖然原因各種各樣,但幾乎與產品和服務提供者的質量知識不夠、質量意識薄弱、質量技能不高等密切相關。質量教育是將質量知識傳授、質量技能培養、質量意識培育貫穿于人才培養全過程的人才培養行為,其目的是提升人才的質量素養。當前,我國質量教育發展滯后,存在“系統性”不強、“協同性”不足、“融合性”不夠、質量教育能力不足等問題,這些問題成為人才質量素養提升的制約因素。將質量教育放在國家發展戰略大局中加以謀劃,是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迫切需要。
凸顯了全面質量教育的特征。《指導意見》既明確在中小學、職業院校、高等院校等開展質量教育,也明確科研院所、行業協會、企業參與質量教育的要求,還明確了工會組織和共青團組織要發揮好質量教育組織作用。既提出加強質量相關學科、專業和課程建設以培養質量專門人才,也提出提升包括企業經營管理者、一線員工在內的質量素養?!吨笇б庖姟分宰鬟@一安排,源于中央對質量時代的準確把握。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就是推進經濟發展進入質量時代。隨著這一進程的推進,經濟發展對人才質量素養要求將越來越高,需要在人才開發中融入質量元素,將人才的質量知識、質量技能、質量意識貫穿于人才開發整個過程,為質量提升提供人才支撐。質量教育根本在于通過質量知識傳授、質量技能培養使各類人才樹立良好的質量意識,而質量意識形成需要久久為功,這決定了質量教育要“全面”推動。
彰顯了質量強國建設和人才強國建設的協同性。馬克思主義普遍聯系、整體與局部關系等觀點告訴我們,強國戰略只有協同推進、相互配合、相互促進,才能有效形成推動強國建設巨大合力?!叭瞬刨Y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的特性,決定了人才強國戰略是強國的第一戰略,《指導意見》又提出將質量強國戰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此背景下,推動人才強國戰略與質量強國戰略協同實施、相互配合、相互促進,實現兩大戰略耦合,對形成“實現民族復興、國家強盛”的強大合力具有重要推動作用。質量教育對培育人才質量素養、建設質量專門人才隊伍具有基礎性作用,又對質量提升具有支撐和引領作用,是協同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和質量強國戰略的重要體現。
抓住了質量人才培養的重點。技術技能人才是直接提供產品和服務的一線勞動者,是產品和服務質量的直接體現者,其質量素養直接關乎質量強國建設成效,最需要具備良好質量素養。造就一支掌握一定質量知識、具有較強質量意識、擁有較高質量技能的技術技能人才隊伍,是充分發揮人才在質量強國建設中第一資源作用的重要方面,也是經濟發展進入“質量時代”的重要推手,更是質量強國的重要部分。當前,技術技能人才特別是高質量素養技術技能人才缺乏,成為了制約建設質量強國的關鍵性因素?!吨笇б庖姟诽岢觥巴苿悠髽I和職業院校成為質量人才培養的主體”,抓住了高質量素養技術技能人才緊缺這個重點。
總的看來,《指導意見》所提出的“健全質量人才教育培訓體系”的戰略安排,契合了質量提升的現實需要,需要認真貫徹落實。一方面,相關部門要進一步做好質量教育的頂層設計,細化質量教育具體措施。另一方面,各類學校、企業、行業協會、科研院所要積極行動起來,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大力推進質量教育。
——質檢總局發展研究中心 王山、李桐
-
貫徹《指導意見》 促進質量提升④
符合市場規律 順應時代要求
-
質量的定義從來不是一成不變的,GB/T 19000-2015/ISO 9000-2015《質量管理體系 基礎和術語》將“質量”定義為客體的一組固有特性滿足要求的程度??梢钥闯?,質量的好或壞不僅與客體本身的固有特性有關,還與滿足要求的程度有關。在經濟總體水平較低的非洲,有購買通過對廢舊輪胎直接加工而成的“輪胎鞋”的現象。在我們看來,“輪胎鞋”不透氣、不衛生、不美觀、沒有舒適性,質量極差。這就是由于人們的需求不同,質量的定義也發生了改變。
經過幾十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經濟發展不斷向好,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改善。物質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長,使人們對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國家也適時提出“質量強國”。2012年,國務院發布的《質量發展綱要(2011-2020)》(國發〔2012〕9號)就提出要“全面提高質量管理水平,推動建設質量強國,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在我國實體經濟結構性供需失衡矛盾和問題突出,迫切需要下最大氣力抓全面提高質量之際,2017年9月5日,國務院發布《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中發〔2017〕24號,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吨笇б庖姟肥恰皻v史性的文件”,它的發布是“中國質量工作的一件大事,也是質檢系統的一件大事”,讓廣大質量工作者“深受鼓舞,也倍感責任重大”。隨后,14日國務院又通過了《國務院關于完善進出口商品質量安全風險預警和快速反應監管體系 切實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意見》(國發〔2017〕43號,以下簡稱《意見》)?!兑庖姟分忻鞔_指出,科學預防和有效控制質量安全風險,是“促進質量提升”的重要途徑。
《指導意見》和《意見》一個注重“質量提升”,一個注重“風險監管”,但有著相似的推進思路,即把市場的還給市場,把政府的回歸政府。
企業主體原則
《指導意見》明確質量提升行動的基本原則之一即堅持以企業為質量提升主體?!兑庖姟分幸仓赋鲆鋵嵠髽I質量安全主體責任。企業是生產經營活動的主體,是安全生產工作責任的直接承擔主體。無論政府出臺多少鼓勵、推動、保護、引導、監督、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最終落實者都是企業。在市場經濟中,千萬家企業受價格(收益)影響,以此決定對消費者提供產品/服務的質量?!昂檬袌觥本褪且M量促進交易雙方的總剩余(收益)最大。打造“好市場”,既要發揮其優勝劣汰的功能,又要發揮其基礎資源配置的作用。要使市場的功能與作用發揮得淋漓盡致,需要開放市場、自由貿易,政府不能過多地直接插手企業的生產行為?!吨笇б庖姟分猩婕暗狡髽I的部分,通篇俱為“鼓勵”“推動”“引導”“保護”“支持”“幫助”“維護”等非“直接命令”的詞匯,就是要依靠政府的各種政策措施引導企業的生產/服務行為,促使其提升產品/服務質量。
政府引導作用
看不見的手不是萬能的,市場也有失靈的時候。明確企業主體作用并非政府完全對市場不管不顧,完全放開。有些企業追逐的是利益而非質量。一味地要求企業提供優質產品/服務顯然有違經濟規律。如何在保證企業足夠利益和企業提供優質產品/服務間找到一個平衡點,就需要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考量著政府的“指揮藝術”?!吨笇б庖姟肪褪沁@么一根完美的“指揮棒”,它結合我國經濟發展傳統優勢的減弱與實體經濟結構性供需失衡矛盾和問題突出的經濟現狀,提出“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從國家政府層面(而非針對企業)確立了8個重點領域主攻方向,提出了七大主要舉措和五大保障措施?!兑庖姟肥菍崿F“質量提升”的重要途徑之一,對各相關部委下達了五大工作任務,共22項,和四大保障措施。不難發現,無論是“行動綱領”《指導意見》還是“任務書”《意見》,都著重發揮國家政府的引導作用,希望通過鼓勵政策和監管制度來引導、規范企業行為,推動質量提升行動進程。
汲取優秀經驗
當今世界處于大聯通時代,從個人到企業到國家,沒人能“獨善其身”。特別是《指導意見》和《意見》中都提到要加強國家技術性貿易措施的研判預警,一是倒逼企業按照更高技術標準提升產品質量和產業層次,不斷提高國際市場競爭力;二是摸底排查國內外同類產業質量技術水平差距,推動制定符合產業轉型升級需要的技術性貿易措施。
《指導意見》“充分體現了中央下最大氣力抓全面提高質量的堅定決心,也充分體現了中央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工作作風”,是推動我國經濟發展進入質量時代的行動指南,是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行動綱領,符合經濟規律,順應發展潮流,是廣大質量工作者的“質量寶典”。
——質檢總局發展研究中心 萬曙峰
-
貫徹《指導意見》 促進質量提升⑤
全面履行職能 落實質量提升
-
質量提升關系國計民生、產業競爭力和民眾福祉。作為國務院主管質量工作的直屬機構,質檢總局要擔負起推進質量強國戰略的重任,推動學習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組織實施好質量提升行動。
在全面深改的時代,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須遵照中央關于加快轉變政府職能的部署,抓好質量提升發展規劃,做好質量發展頂層設計;抓好質量提升監管執法與落實,建設法治質檢;抓好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建設公共服務型質檢。
抓好質量提升發展規劃
做好質量提升工作,要加強質量提升戰略、規劃、政策、標準等的制定和實施,注重統籌規劃,政策引導,切實發揮好質檢職能,在經濟總量平衡、經濟結構協調和生產力布局優化、發展成果評價等方面服務好國家科學的宏觀調控。從作為質量提升主體企業的角度來講,開展質量提升活動是一項長周期方能收效的工作,現實來講,卻需要直接付出相應對價、承擔一定經濟成本。要實現質量提升發展規劃理念和措施的落實,尊重企業在質量提升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和作用,必須承認和尊重作為市場主體的企業的逐利性,承認質量提升長周期收效和短期投入負擔性之間存在張力的矛盾。
從政府層面來講,作為國務院主管質量的直屬機構,轉變計劃經濟時代大包大攬的思維,尊重企業質量提升主體責任的地位,尊重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從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角度,包大攬大,負擔起企業力所不能及、不愿為的事項。質檢總局要從改善和加強宏觀質量管理的角度,制定科學合理的規劃引領發展方向,增進對質量發展趨勢的研判能力,構建質量提升落實體制機制設計,統籌管理、統籌協調質量提升事項。
要推動宏觀調控理念和方式的創新,將質量提升納入科學的宏觀調控體系,綜合運用財政、稅務、金融、貨幣等政策引導和標準、計量、合格評定技術手段。遵照《指導意見》提出的“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聯合、企業主責、社會參與”“五位一體”的共治思想,可以采取“植入式”,即將質量提升的要求“植入”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科技部、財政部、人民銀行等部門出臺的相關宏觀調控政策文件之中。采取由總局和有關部門聯合發文、爭取以國務院名義頒發文件、協調地方黨委、政府發布區域性落實中央精神的具體措施。措施中要將質量提升的目標具體化,明確質量提升行動實施的時間表和“路線圖”,明確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具體利導性和約束性手段。
抓好質量提升監管執法與落實
質量提升在根本上要靠作為市場主體、質量提升責任主體的企業遵循市場機制、通過市場競爭實現。但是市場機制并不總能實現培優汰劣,尤其是質量領域,往往會出現“市場失靈”、假冒偽劣橫行的局面。這就需要由政府更好發揮作用,挽救“市場失靈”出現的局面。質檢總局在完善質量治理體系、提升質量治理能力、實現質量提升中居于樞機地位,負有質量領域宏觀管理的職責,按照授權和職責要求,要實現國家意志的貫徹落實,也需要發揮法定的職能手段。作為“行使行政執法職能的直屬機構”,質檢總局要立足行政執法職能,按照分類監管、激勵引導的思維,充分運用計量、標準、檢驗檢測、認證認可等手段,強化執法,踐行職責。
按照全面深化改革關于行政執法體制“整合執法主體,相對集中執法權,推進綜合執法,著力解決權責交叉、多頭執法問題,建立權責統一、權威高效的行政執法體制”的要求,既要尊重地方政府在“直接面向基層、量大面廣、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經濟社會事項”方面探索“減少層次、整合隊伍、提高效率的原則,合理配置執法力量”推進(跨部門)綜合執法改革,也要注重加強對基層綜合執法部門質量領域執法的指導、協調和執行履職的監督。按照全面依法治國的要求,作為保留“必要的執法權”的中央政府直屬機構,要按照推進綜合執法的要求,加強總局自身在執法體制方面的創新,整合總局層面執法力量,構建質檢系統執法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統合執法手段,提升執法效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抓改革工作,一分布置,九分落實。開展質量提升行動,重在落實。質量提升工作散布于各個部門,各個行業、各個領域、各個地區。要實現質量水平提升,必須選準抓手,按照《指導意見》的要求狠抓督察考核,打通工作落實的“最后一公里”。質量提升行動的號角已經吹響,打好質量提升行動這場戰爭,要兵馬未動,研究先行。首先要盡早組織專門力量,認真學習研究中央巡視制度、中央環保督察制度,研究其組織構成、工作機制、追責原則、追責方式的可資借鑒之處,推動形成構建中央質量督察工作機制的前期方案。抓督察以促工作效能,抓督察以促工作落實,以有效監督為核心,合理構建和完善中央質量督察工作的發現機制,啟動機制、查處機制和問責機制。針對不同的對象采取不同的方式,對于地方黨委、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要全面正確履行職能,發揮質檢總局宏觀管理的作用,要加強質量提升戰略、規劃、政策、標準等制定和實施,以考核為抓手,督促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更好履行質量提升職責。質檢部門還要創新公共服務理念,增加公共服務供給,通過月份、季度、年度、中長期質量評價報告等形式,對產品、行業、產業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形成發展方向的指引。
抓好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建設
馬克思主義認為,國家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維護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而逐步產生的。提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是國家維護公共利益的重要手段。薩繆爾森將公共產品定義為:每個人對這種產品的消費都不會導致其他人對該產品消費減少的產品。按照薩氏的解釋,公共產品具有非競爭性、非排他性和不可分割性等特征。市場經濟條件下,提供公共服務、公共產品是政府的基本職能之一。公共產品存在的意義在于彌補由市場主體基于市場原則開展生產、教化、消費的私人產品的不足,解決市場失靈、壟斷及外部性等問題。
按照《指導意見》關于“夯實國家質量基礎設施”的要求,要充分發揮質檢技術基礎設施建設較為完備、技術手段豐富的優勢,加強技術性公共服務提供,應該從如下三個方面做好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工作。
提升認識,加強建設。要從奠定科學技術發展基礎,解放和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力的高度認識國家質量基礎設施。我們要打破質量基礎設施是質檢部門一家事情的錯誤觀念,明確國家質量基礎設施的國家屬性,確立統一的名稱,整合機構,構建體系。廣泛宣傳,讓全社會知曉國家質量基礎設施的職能定位,是和高鐵、高速公路、“信息高速公路”一樣,是經濟轉型升級、社會發展進步、國家有效治理的基礎。
主動服務,注重運用。國家質量基礎設施既要注重建設,也要注意運用。首先要“服務三種執法”。充分發揮國家質量基礎設施技術支撐作用,服務好質量監督和出入境檢驗檢疫執法,服務好地方綜合執法,服務好質量領域各相關部門執法。通過統一公共服務平臺依照規范認定的結果信息依法公開,數據共享,實現“一個標準、一次檢驗、結果互認、全國通行”,形成執法的互認和協作,推進執法科學性和一體化建設。充分發揮國家質量基礎設施的“非意識形態”特性,積極服務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以國家質量基礎設施為抓手,發揮大國影響力,形成新的文明圈。在做好基本服務職能前提下,充分利用市場機制,服務好市場主體尤其是技術能力弱的中小企業。
深化改革,科學管理。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推動各類機構改制成為公益社會組織或國有公益性企業,建立現代管理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結構??茖W的管理首要的分類管理的思想,改制后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按照服務對象確定工作機制。對于服務執法和服務國家戰略的事項,因涉及國家安全,不宜采取競爭機制,應由政府和職能部門以合同或委托的方式購買服務?;谡畬ζ脚_的“所有者”地位,所有對政府公務活動的技術支持,都不應該收費,由國家統一付費。鼓勵平臺開展社會服務,獲取收入。探索建立所有者權益和服務費用的協調機制。
開展質量提升的藍圖已繪就,坐而論道道已明,起身實行行且穩。我們必須以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勇做全面深化改革的探路者,敢為全面深化改革的排頭兵,積極探索,大膽創新,全面履行政府職能,承擔好黨和國家賦予的神圣使命。
——質檢總局發展研究中心 裴會濤 劉霞
-
貫徹《指導意見》 促進質量提升⑥
在進出口質量安全中推動多元共治
-
《指導意見》是質量工作的指導方針,對破解當前質量工作的難題具有重大的指導作用?!吨笇б庖姟分刑岢觥巴七M質量全民共治”:創新質量管理模式,注重社會各方參與,健全社會監督機制,推進以法治為基礎的社會多元質量治理,構建市場主體自治、行業自律、社會監督、政府監管的質量共治格局。
強化質量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建立完善質量信號傳遞反饋機制,鼓勵消費者組織、行業協會、第三方機構等開展產品質量比較試驗、綜合評價、體驗式調查,引導理性消費選擇。
一直以來,檢驗檢疫部門在進出口商品質量安全治理中扮演著全能型機構的角色,無論是企業,還是消費者,以及社會組織,都將質量安全問題的最終責任主體歸結為檢驗檢疫部門。
無論是從信息不對稱的角度,還是從檢驗檢疫部門有限的行政資源所面對的日益擴大的監管對象的角度,檢驗檢疫部門都不可能承擔質量安全的全部和最終責任,檢驗檢疫部門在進出口質量安全的責任體系中,只是一個監管的責任主體,而監管很顯然只是決定質量安全水平的一個外在條件。進出口質量安全的真正責任主體在企業,這個企業不僅僅包括生產企業,也包括其他的供應商、經銷商等企業。
筆者以為,更好地落實《指導意見》,檢驗檢疫部門應當抓緊在以下幾個方面加快改革步伐:
授權與分權的管理方式
在進出口檢驗監管過程中,檢驗檢疫部門應該廣泛采取授權與分權的方式進行管理,即“有所為,有所不為”,準確把握自身的職能定位,聚焦質量安全。檢驗檢疫部門在出口檢驗監管領域應當首先對公共職能與市場職能進行界定,通過授權與分權的方式將市場職能還給市場——企業或者第三方檢測機構等。作為政府公共職能的進出口質量安全監管領域,政府應當全額投入,全力保障,做到在質量安全領域政府職能不能“缺位”。
在除了政府質量安全監管之外的競爭性產品領域,則應該充分發揮市場力量——第三方檢測機構的作用,使質量好壞的判定,成為一種真正企業私人的競爭性行為,在這個領域政府要做到不“越位”。檢驗檢疫機構應當正確處理好自身的職能定位,將自身的工作重點轉向對質量安全風險的監管,充分借用市場的力量對進出口商品質量進行有效的約束,而不是對具體產品質量的檢驗。通過有效利用這種監管方式,在檢驗檢疫機構自身有限的能力與進出口商品數量規模急速增長的情況下,從監管的成本和效用的角度來說是極為適用的。
績效目標控制取代行政規制
在進出口商品實施檢驗監管過程中應當引入并實施明確的績效目標控制,逐步放松嚴格的行政規制。逐漸改變傳統公共行政重遵守既定法律法規、輕績效測定和評估的做法,放松嚴格的行政規制,實行嚴明的績效目標控制,即確定組織、個人的具體目標,并根據績效目標對完成情況進行測量和評估。
這就要求檢驗檢疫部門必須根據我國進出口貿易的需要,對過去不適應進出口貿易需要的規制進行調整,明確界定檢驗檢疫部門與進出口企業的職能邊界,同時不斷進行檢驗監管模式的創新,優化工作流程,真正實現對進出口商品質量的有效監管。
實現多中心治理
檢驗檢疫部門應當在進出口商品檢驗監管中引入多元的主體。在進出口質量監管領域,政府不再是單一主體,而只是其中一個主體,要把市場和社會主體引入其中,實現多中心治理。政府的管理方式也從以往的直接管理變為間接管理。在多中心治理中,政府更多地扮演了一個中介者的角色,做好“舵手”而不是“劃槳手”,做好“裁判員”而不是“運動員”,即制定多中心制度中的宏觀框架和參與者的行為規則,同時運用經濟、法律、政策等多種手段為公共物品的提供和公共事務的處理提供依據和便利。
因此,對進出口商品質量的治理,需要充分發揮政府、市場和社會三個不同主體的作用。三個主體都有內在的關系,質量是由市場主體生產,消費者作為市場主體購買,政府作為公共主體進行監管或服務。近年來的質量治理實踐表明,單靠政府一家單打獨斗解決不了我們當前面臨的進出口質量難題,檢驗檢疫部門必須深刻領會《指導意見》精神,加快構建開放的監管平臺,科學整合社會和市場的力量,全力打造“多元共治”的治理體系,才能實現對進出口商品質量更加高效的檢驗監管。
——質檢總局發展研究中心 王虎
-
貫徹《指導意見》 促進質量提升⑦
增強“三種意識” 全力推動質量提升
-
今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 》(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強調將質量強國戰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這是當代中國質量發展的綱領性文獻,開歷史之先河,具有里程碑意義。作為負責進出口產品質量監管的檢驗檢疫部門,如何做好質量提升文章,在推進質量強國建設中實現有效作為,筆者以為要增強“三種意識”。
增強抓質量的自覺意識
“抓質量、保安全、促發展、強質檢 ”是檢驗檢疫部門一以貫之的工作方針。此次《指導意見》為我們明確提出了提高供給質量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攻方向。首先,要始終站在推動質量強國建設、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高度,定位檢驗檢疫工作,找準和確立質量提升行動的抓手。
其次,要增強落實質量提升的全局觀念,增強服務發展、服務大局、服務企業、服務人民的有效性和針對性。要圍繞地方經濟建設布局,謀劃質量提升工作,促進檢驗檢疫的服務更有主動性,工作更有針對性,措施效果更明顯。
第三,要牢固樹立質量第一的價值導向,不斷更新思想觀念,包括更新發展理念,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更新把關理念,寓把關于服務之中;更新監管理念,放寬許可準入、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更新執法理念,規范執法行為。切實當好改革發展的積極促進者,全面提升質量水平,加快培育國際競爭新優勢,促進外貿經濟協調發展。
增強主動作為意識
外貿強,則檢驗檢疫強。要切實抓住舉國上下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歷史機遇,增強銳意改革意識,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投入質量提升行動,立足地方實際,積極創新工作舉措,在全面提升質量、推動外貿發展中實現檢驗檢疫更大作為。
一是創新抓質量的工作機制。加大調研力度,廣泛征求意見,出臺服務地方質量提升行動的具體措施,使檢驗檢疫工作更加有效地服務進出口企業發展、服務外貿出口結構調整、服務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積極融入地方,與地方部門加強合作,配合地方政府積極創造良好環境,吸引國外投資和民營資本發展。發揮檢驗檢疫技術、信息優勢,不斷拓寬渠道,加強內地與沿海的聯系,促進內地的產品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打造國際品牌。
二是創新幫扶傳統重點出口商品擴大出口的措施。筆者供職的寶雞地區,農副產品出口已形成品牌和規模,要繼續加大力度,扶持這一惠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產業可持續發展,做的更強更大。加強內地與沿海的聯系,通過監管機制創新,促進內地農產品參與更廣闊的國際市場競爭,創造知名國際品牌。抓好出口農產品示范基地建設,推動寶雞農副產品出口保持良好發展勢頭,使農副產品出口成為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推動力。
三是創新支持特色產業發展的服務舉措。寶雞是中國西部工業重鎮,也是西北具有代表性的質量優勢城市。寶雞鈦產業代表了中國鈦材料研發和生產領域的先進水平,產業規模居全國之首,世界第二,但其近年來國際競爭日益激烈,風險加劇。圍繞這一特色產業,創新服務方式,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為產業發展保駕護航。牽頭建設WTO/TBT-SPS國家通報咨詢中心寶雞鈦及鈦產品研究評議基地,匯聚行業、企業等多方力量,為企業提供精細化、定制化、專業化、技術化綜合信息服務,幫助企業規避風險,加重在國際市場上的話語權。同時,結合地方承接產業轉移和發展裝備制造業,不斷創新措施,服務高新技術和新能源產業發展。積極參與新亞歐大陸橋檢驗檢疫合作機制建設,推進檢驗檢疫把關服務一體化;宣傳優惠政策,提高企業競爭力。
增強能力提升意識
質量提升,關鍵在人。要加強干部隊伍建設,緊緊把握“推動質量提升、建設高素質隊伍”兩大核心,抓住培養、吸引、使用三個環節,使廣大干部的政治素質明顯提高、業務能力明顯增強、工作作風明顯改進、執法形象明顯改善,成為推動質量提升的重要力量。要抓好班子建設,形成心齊氣順、風正勁足的良好局面。大力倡導“發揚民主、團結共事”良好風氣,嚴格遵循“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制度,凡涉及檢驗檢疫重大事項、重點工作、人事任免、重大財務支出、基本建設項目等,都召開黨組會議集體研究決定。
始終把民主集中制作為黨組班子建設基礎和前提,既發揮黨組書記的核心作用,又重視班子成員的集體作用,正確處理集體領導與個人分工負責的關系,使黨組班子團結一致,精誠合作,各個成員多出力、用全力、拼韌力、保持較高的工作質量。要積極營造環境,形成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良好局面。建立“人盡其才、能上能下”的用人機制,使每一名檢驗檢疫干部的配置與流向更為合理。
落實好各項激勵措施,努力為干部職工創造公平的發展環境,讓干部職工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勇于探索改革、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盡職盡責、盡心盡力、盡才盡智、盡善盡美,創造出團結和諧、運轉有序的工作氛圍。要不斷創新人才工作機制,用事業吸引人,情感留住人,政策激勵人,崗位造就人,培訓提高人,努力創造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良好局面。
質量強則國家強,質量興則民族興,只有把質量提升行動落到實處,廣大群眾才能有質量提升的獲得感,檢驗檢疫部門也才有成就感,建設質量強國的美好藍圖才能成為現實。
——陜西寶雞檢驗檢疫局局長、黨組書記 冀秋君
-
貫徹《指導意見》 促進質量提升⑧
質量提升行動重在抓好“共建共治共享”
-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質量工作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近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正式發布,中央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號角已經吹響。9月15日,在第二屆中國質量(上海)大會舉行期間,國家質檢總局召開專題會議部署貫徹落實《指導意見》,國家質檢總局支樹平局長要求以習近平主席賀信精神為強大動力,確保質量提升行動取得明顯成效。筆者認為,在基層,質量提升行動重在抓好“共建共治共享”。
第一,抓好質量“共建”。共建質量發展良好秩序?!吨笇б庖姟肥屈h中央、國務院看到我國經濟發展的傳統優勢正在減弱、實體經濟結構性供需失衡矛盾和問題突出時提出的,涉及到社會的各個方面,要迅速抓好學習,把《指導意見》作為教科書來讀,努力當好《指導意見》的實踐者、傳播者。要積極抓好宣傳,充分利用各類媒體手段,掀起質量提升的輿論熱潮。加強質量安全教育,提高社會質量關注度。積極開展“質量月”活動,組織開展國門生物安全、認證認可、食品安全、消費品質量安全“進社區、進校園、進鄉鎮”,組織開展“媒體看質量”系列宣傳活動,營造良好的質量發展氛圍,真正形成各級黨委和政府重視質量、企業追求質量、社會崇尚質量、人人關心質量的良好秩序。共建質量發展誠信體系。加強質量誠信建設的理論研究,優化質量誠信管理模式。引導和促進企業完善質量誠信內部管理制度,建立覆蓋生產全過程的質量誠信制度。以重點監管產品為切入點,組織企業開展質量誠信承諾活動,定期發布質量信用報告,接受社會監督。發揮好重大質量事件企業主動報告制度和產品質量追溯制度,保證產品質量安全,切實履行企業質量誠信主體責任。健全質量信用聯合獎懲機制。在企業注冊登記、生產許可、強制性認證等工作中,將質量信用情況作為基本考核條件,鼓勵和支持重質量、講誠信的企業發展壯大。檢驗檢疫、經信、商務、海關、稅務、工商、銀行等部門協同合作,共享企業質量信用信息,建立部門誠信聯動機制。進一步完善進出口企業信用管理,按照“守信便利、失信懲戒”的原則,構建規范化、制度化的質量發展誠信體系。
第二,抓好質量“共治”。一是加強黨對質量工作的領導?!吨笇б庖姟肥屈h中央、國務院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時期提出的綱領性文件,這在我國質量發展史上尚屬首次,這意味著我國把質量擺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這要求必須加強黨對質量工作的領導。在黨的統一領導下,強化部門協調聯動,建設“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大質量協作機制,動員社會廣泛參與,構建“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聯合、企業主責、社會參與”的質量工作格局。強化政府質量工作考核,建立健全統一權威的質量工作績效考評機制,促進質量工作落地見效。此外,還要促進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加強跨區域和跨境執法協作。二是強化企業的主體責任?!吨笇б庖姟芬髨猿忠云髽I為質量提升主體。美國質量管理大師威廉·戴明博士提出,產品質量是生產出來的,不是檢驗出來的。質量管理的中心是在生產制造階段。必須強化企業的主體責任,弘揚企業家精神和工匠精神,提高決策者、經營者、管理者、生產者質量意識和質量素養,督促企業嚴格依法依標組織生產,建立高效運行的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建立完善的質量標準體系、科學的質量自控體系和質量誠信體系,引導企業加強品牌建設,推動企業質量管理水平和核心競爭力提高。三是推動社會共治。積極組織開展“質量月”、認證認可日等群眾性質量活動。充分發揮商會、行業協會、新聞媒體、廣大消費者和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等社會力量的作用,促進行業自律,加強社會監督。健全質量違法舉報渠道(12365熱線)和獎勵制度,調動全社會監督質量的積極性。
第三,抓好質量“共享”。共享質量基礎設施。質量提升離不開堅實的質量基礎設施?!吨笇б庖姟分赋鲆粚崌屹|量基礎設施?!吨笇б庖姟飞婕?大領域,這些領域都是老百姓關注的熱點,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這需要各級政府加大對計量、標準、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的投入力度。中山市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計劃在2017—2020年投入3億元人民幣支持檢驗檢測服務平臺建設。要加強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統籌協調用好專項資金、建好公共服務平臺。通過推動區域性質量資源共享平臺建設,幫助有需要的企業就近解決質量管理人才緊缺、國外市場準入困難、檢驗試驗儀器匱乏、技術能力短缺等問題,必將對推動中山質量提升發揮重要的作用。此外,堅持“依法合規、平等自愿、互利共贏”原則,推進建設質量資源社會化共享機制,以建設質量強市為契機,加強與政府部門、社會團體、商業機構、工商企業等合作,建立區域性質量資源共享平臺,將分散在各職能部門的實驗室、檢測鑒定機構和進出口企業中的檢測資源整合為可以為企業提升質量水平服務的“公共產品”。共享質量發展政策?!吨笇б庖姟诽岢龈母锿晟瀑|量發展政策和制度,包括質量制度建設、人才教育培養、財政金融扶持及質量激勵制度等方面。根據自身發展需求,圍繞中山產業特點和優勢產業特色,中山市統籌各職能部門編印了《中山市惠企政策要點》,其中,“創新發展”、“轉型升級”、“內外貿易”、“企業減負”、“人才引進”、“現代服務業”等版塊內容對企業質量提升具有積極意義。要進一步完善質量發展政策,引導企業用足用好有關政策。目前,中山市正在研究推進質量強市建設專項資金獎勵機制。檢驗檢疫部門將遵循公開透明、統籌兼顧的原則引導企業共享質量發展獎勵政策。
——廣東中山檢驗檢疫局局長、黨組書記 吳春景
-
落實《指導意見》 計量在行動
質檢總局以切實舉措發揮計量在質量提升中的支撐引領作用
-
繼前不久質檢總局與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關于開展工業計量標桿示范活動的通知》后,10月9日,質檢總局再次宣布,將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優化計量 提質增效”活動。這一系列實打實舉措,旨在充分發揮計量對提高產品質量、提升產業競爭力的基礎支撐和引領作用。
計量是控制和提升質量的基礎,也是工業生產的“眼睛”和“神經”?!吨泄仓醒?國務院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中多處強調了計量的基礎支撐作用。為貫徹落實《指導意見》和《質檢總局關于廣泛開展中小企業質量技術服務活動的通知》,質檢總局決定針對在質量控制、分析測試、儀器儀表檢定校準方面存在的突出計量難點和痛點問題,有針對性地實施計量精準施“測”服務,推動計量在工業產品設計、研制、試驗、生產、使用等全壽命周期中的應用,不斷提升產品品質,助推產業創新發展,為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奠定堅實的計量基礎。
據質檢總局計量司有關負責人介紹,此次“優化計量 提質增效”活動以工業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為主體,重點在如何激發企業對計量工作的內生動力和需求方面下功夫?;顒又饕?項內容:組織開展“計量精準服務企業行”活動、開展“工業計量標桿示范活動”、開展“中小企業計量基礎能力提升計劃”、建立“計量服務中小企業協作聯盟”。其中,“工業計量標桿示范活動”由質檢總局與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組織開展,將選擇具有典型性、先進性的企業,總結其應用計量推動發展的典型做法和先進經驗,以適當方式向全國各行業推廣。推薦組織者可于2017年12月底之前將有關申報材料報送至質檢總局和工業和信息化部。
該負責人表示,各級質監部門可以根據企業類型和特點,聚焦企業質量提升和實際生產中的測量測試問題和需求,有針對性地實施計量精準服務,必要時,要建立“一對一”的對口計量服務計劃。要站在企業角度,提出切實可行的服務計劃和內容,不走過場,不走形式,不求“大而全”,但求“小而精”,扎扎實實地為企業解決現實突出計量問題。通過優化計量,提質增效,精準服務質量提升,形成計量效能充分釋放的新局面。
-
貫徹質量提升行動精神 落實質量提升行動任務
四川省政府召開2017年質量強省工作領導小組第三次會議
-
9月21日,四川省政府召開2017年質量強省工作領導小組第三次會議,審議了《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實施方案(送審稿)》、《四川省推動國家綠色產品體系打造綠色四川品牌的實施方案(送審稿)》以及國務院對省級政府2016~2017年度質量工作考核迎檢工作建議的方案。原四川省副省長、省質量強省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劉捷(現任四川省政協副主席)出席會議并作重要講話,四川質量強省工作領導小組32個成員單位負責人參加會議。
為貫徹落實好《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精神,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四川省質量強省辦牽頭研究起草了《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實施方案(送審稿)》,在客觀分析全省質量現狀和短板的基礎上,結合四川實際提出了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基本原則、總體要求、主要目標、主要任務、重點工程、保障機制等內容,決心將四川盡快建設成為質量強省與西部質量高地。
劉捷要求,要高度重視,貫徹落實好質量提升行動精神;要緊盯重點,落實質量提升新任務。各省級相關部門要牢固樹立質量第一的強烈意識,通力合作,在新起點上系統謀劃,明確質量提升行動路線圖,瞄準關鍵領域實施重點突破。要緊盯重點產品、重點行業,研究制定質量問題解決方案,全面提升產品質量、工程質量、服務質量、環境質量和產業質量;要在質量監管上下功夫,督促企業嚴格落實主體責任,組織實施質量攻關,推動企業積極運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提高質量管理水平,堅守質量安全底線;要持續推進質量強市示范城市建設,樹立質量提升標桿;要創新質量監管模式,構建多方參與的大質量工作格局,推進形成市場主體自治、行業自律、社會監督、政府監管的質量共治格局。
在聽取了四川省質監局黨組書記、局長、省質量強省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羅涼清就提交會議審議的3個議題所作的解讀和說明之后,各成員單位負責人也對質量強省及品牌建設提出了修改完善的建議。據悉,相關方案按程序送審報批后將盡快下發全省。
-
落實《指導意見》 抓好質量提升
-
百年大計,質量第一。9月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出“需要下最大氣力抓全面提高質量,推動我國經濟發展進入質量時代”。12日,周口市針對學習、貫徹、落實《指導意見》召開專題會議,認真總結了以往全市質量提升工作的經驗教訓,對下一步工作開展進行了安排部署。會上各相關部門討論熱烈,大家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持續學習 增強內生動力
《指導意見》的出臺,不僅對質量工作者提出了明確要求,更為質量工作提供了思路、指明了方向。我們必須精讀、細讀、認真的讀,在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對《指導意見》的學習保持積極性、深入性和持續性。一是充分認識《指導意見》意義。當前,世界各國已進入質量時代,此時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指導意見》,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質量工作的高度重視。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的幸福夢想,質量是基石、是保障、更是未來;更要自覺擔負起推動質量振興的歷史重任,在實際工作中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二是深入把握《指導意見》內容?!吨笇б庖姟饭卜譃榭傮w要求、全面提升產品質量、破除質量提升瓶頸、激發質量創新活力等6個方面,涉及食品藥品優質供給、消費品提質升級、裝備制造競爭力增強等多項內容,涵蓋面廣,指導性強,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要邊工作、邊學習、邊運用,加深對內容的理解,促進知識的轉化,增強學習的效果。三是牢固樹立工作信心。通過集中學習和交流討論,我們對當前質量工作的重點、難點問題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對工作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找到了更有效的切入點。從以前的管中窺豹,到如今的天高云淡觀廬山,我們不但收獲了知識、方法,更收獲了抓好質量工作的信心和決心。
貫徹落實 確保提質增效
周口是一個人口大市、農業大市,抓好質量提升工作,關系著1149萬老百姓的幸福與安全。我們必須嚴格按照《指導意見》的要求,結合周口實際,繼承優良傳統,創新工作方法,把質量提升工作落到實處。
(一)明確標準,強化支撐。周口鼓勵企業參與標準制定,積極采用國際國內先進標準,爭做本行業標準的領跑者。通過3年不懈努力,周口共制定省、市地方標準51項,初步建立了8個農產品標準化體系,創建國家、省、市三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110個,主要農產品中有機、綠色及無公害產品種植面積達到67%,良種覆蓋率達到99%以上,于2016年10月以96.5的高分通過“國家農業綜合標準化示范市”的考核驗收。另外,周口注重整合檢測資源、發揮檢驗檢測技術效能,為質量標準實施提供有效技術支撐。今年7月,周口以食品安全資源整合為契機,以優化資源配置為抓手,對全市6家食品安全檢測機構進行了資源整合調研活動,統一了檢驗標準,優化了資源配置。在今后的工作中,周口將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以加快市綜合檢驗檢測中心建設項目為重點,加大投入力度,彌補空白地帶,突破薄弱環節,積極爭取省級和國家級檢驗檢測項目落地。
(二)重視培訓,塑造工匠。治國經邦,人才為急。質量提升行動更是離不開大量的專業技術人才。在質量提升行動中,周口秉承“育人才、興人才、強人才”的人才發展理念,加強對各縣(市、區)分管負責人、質監局局長和各項目(企業)負責人、業務骨干的培訓力度,因時因地、分批分期、分級分類的開展有針對性的質量提升培訓工作。其中,每年開展一次質量講座進黨?;顒?,舉辦一期質量提升大講堂,召開一次工匠精神研討會,組織一次新版ISO9000系列標準培訓班,培養一批懂質量、敢創新、會經營的優秀企業家、職業經理人、首席質量官,塑造一批具有較高質量意識和專業技能的周口工匠。2016年,周口新增考取技術職稱人員7413人,新增專業技術拔尖人才309名,培養輸送技術工人24.6萬人,為周口質量發展提供了有效的智力支撐。
(三)樹立品牌,唱響周口。如今,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的廣大消費者往往更看重品牌。目前,周口已經有華夏鋼構、凱旺電子、沈丘縣聚酯網產業園區、淮陽縣塑料制品產業園區等一批質量先進示范單位、示范區。2016年,周口11家企業榮獲2016年河南省質量質量誠信A等企業,36件商標被認定為“河南省著名商標”,1件商標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成績是顯著的,但這距政府的要求、百姓的期待還有很大差距。近階段,周口將加快制定《周口市2018-2020年品牌培育規劃》,明確品牌培育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和基本路徑,加強品牌培育,打造一批擁有自主核心技術、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知名產品、知名企業、知名品牌,講好周口品牌故事,推廣周口品牌產品,樹立周口品牌形象,推動周口產品向周口品牌轉變。重點推動太康鍋爐園區、扶溝蔬菜園區和淮陽旅游區等爭創國家級、省級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重點支持沈丘縣、太康縣爭創河南省質量強縣示范縣。加大市長質量獎培育、評選和宣傳力度,支持河南凱旺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河南四通鍋爐有限公司等爭創省長質量獎,樹立質量發展新標桿。
(四)強化監管,推進共治。一直以來,周口十分重視質量監管工作,逐步形成了政府負總責、監管部門各負其責、企業是主體責任的質量安全和質量管理責任體系。政府方面,周口實行“雙隨機、一公開”模式,狠抓監管重點,持續開展“質監利劍”和“中原紅盾”等5類專項集中行動,把監管力量集中在關乎民生福祉、安全穩定、地區形象的突出質量問題上,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產品、侵犯知識產權的不法行為。2016年,全市共布置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點26個,抽查食品2651批次,抽查工業產品342批次,辦理質量違法案件2856起,有效保障了食品相關產品安全、消費品安全和特種設備安全。企業方面,大部分企業都能自覺履行主體責任,牢固樹立“質量是企業賴以生存的根基”的理念,加強內部管控,嚴把質量關卡,用心生產出老百姓放心的產品。社會方面,周口通過開展質量安全“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實驗室開放日、標桿企業現場觀摩等“質量月”主題活動,全社會質量安全意識不斷提高,質量安全知識不斷豐富,質量安全社會公治格局逐漸形成。
(五)對照考評,完善保障。一是強化評議考核。每年,周口都認真對照河南省質量強省戰略工作領導小組質量工作考評細則,分解各成員單位工作任務,強化協調配合,認真貫徹落實,確保取得實效,連續數年在省政府工作考核中獲得B級以上等級,全市質量安全形勢穩中向好。二是健全配套政策。周口以提高質量核心競爭力為中心,研究制定質量提升行動計劃和政策措施。協調相關部門,完善相關產業、環境、科技、金融、財稅、人才等質量發展配套措施。三是加大財政投入。為保障全市質量水平不斷提升,近年來,周口持續在質量創新、標準和計量體系建設、檢驗檢測能力提升、質量監督抽查、特種設備監管等方面加大財政投入力度,確保各項質量相關工作順利進行。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喊口號不是目的,提質量才是初心。在提質增效的道路上,周口必會重“毫末”、抓“累土”,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為讓中原更加出彩盡職盡責,為推動中國經濟發展進入質量時代做出新的貢獻!
——河南省周口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張廣東
-
推動質量提升 領跑質量時代
-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提出,將質量強國戰略放在更加突出位置,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加強全面質量監管,全面提升質量水平?!吨笇б庖姟敷w現了黨中央、國務院下最大氣力抓全面提高質量的堅定決心,向全黨全國發出了質量總動員令,為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提供了行動綱領和方向指引。
身處“改革創新之城”,深圳檢驗檢疫局將深入學習貫徹《指導意見》,堅持“五種思維”,把握“五組關系”,突出“五個著力”,全面推動質量提升,助力深圳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領跑質量時代。
堅持戰略思維,把握好當前和長遠的關系,著力構建質量提升長效機制
《指導意見》首次提出把質量強國戰略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凸顯中央將質量強國上升為國家戰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是質量強國戰略的延伸和具體化,《指導意見》明確了戰略思路和方向,提出了目標和路徑。深圳局一方面立足當前,以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為發力點,聚焦“3個10”,強化對跨境電商產品、婦女兒童用品等10類重點消費品,供港鮮活產品、進口日本食品等10類重點食品,以及危險化學品、醫療器械等10類敏感產品的監管,一個一個產品、一個一個行業狠抓提升,抓出實效。深入推進“同線同標同質”工程,完善供港農產品監管模式推廣示范園區建設,推動“深港食品標準同城化”。深化進口缺陷消費品監測網點建設,規范缺陷消費品召回管理,開展跨境電商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和不合格產品處理專項行動。加快寶安小家電、龍崗玩具等國家級示范區創建,提升進口LNG智慧檢管示范區建設水平。開展裝備制造業質量提升行動,促進深圳高端裝備“走出去”。另一方面,著眼長遠,結合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自貿區建設等,圍繞《指導意見》提出的工作目標,開展專題研討,準確研判質量發展形勢,深入思考謀劃未來質量工作方向,在提升產品及服務質量、產業發展質量、區域質量水平、加強質量基礎設施建設等重點領域推動重大業務改革,總結提煉實踐經驗,通過“集成、升華、提質、上檔”,構建具有深圳特色的質量提升機制模式,提升工作層次,延長成績鏈條。
堅持系統思維,把握好重點和全面的關系,著力打造質量提升精品工程
《指導意見》明確了質量提升行動主攻方向,瞄準產品、工程、服務三大質量,細化為8個重點領域,涵蓋民生、社會生產、社會治理、對外貿易等方面,體現了很強的系統性。深圳局注重加強對質量提升工作的統籌謀劃,提高工作整體性、協調性和有效性,從提升產品質量、提升服務質量、破除提升瓶頸、夯實質量基礎、優化質量氛圍5方面入手,出臺32項貫徹落實《指導意見》工作措施,推動各領域質量提升。
深圳局注重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著力抓好反映各方關注的重點亮點工作,以重點突破帶動全面提升。在前期實施質量提升“985”工程(供港鮮活產品質量提升等9大產品質量提升行動,精準服務等8項服務水平提升工程,質量共治等5套組合拳)的基礎上,進一步打造質量提升精品工程,包括實施質量技術幫扶“5個100”工程,推動“服務零距離、質量零缺陷”。推進標準提檔升級工程,推動出口電動平衡車、LED等標準升級助推產業升級發展。實施營造一流營商環境工程,打造“速度最快、費用最低、設施最好、服務最優”國際一流口岸。實施品牌培育工程,推薦更多深圳品牌參加“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評定等。
堅持創新思維,把握好質量和創新的關系,著力推動發展提質升級
質量是創新的固化和結晶,創新是質量進步的動力和源泉。堅持以改革創新為根本途徑是《指導意見》確定的質量提升重要原則。只有堅持質量引領、創新驅動“雙輪驅動”,才能更好培育新動能、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從而在質量提升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精準發力、有效作為。深圳局將加大改革創新力度,推動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模式創新和業態創新,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質量促進體系。進一步推進標準創新示范工程建設,深入開展“標準化+”工作,圍繞生命科學、機器人、可穿戴設備、智能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前沿領域,推動研究制定相關標準,引領高科技產業、新能源產業、綠色環保產業發展。強化認證認可工作,加快入境驗證信息化監管平臺建設,加強檢驗檢測認證市場化平臺建設,推進技術資源向社會開放共享,拓展“一站式”綜合檢驗檢測認證公共服務。提升檢驗檢測能力,充分發揮深圳局技術中心作用,服務“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開展無人機等產業技術性貿易措施研究,推動建設國家級信息通訊產業技術性貿易措施研究基地,實施信息通訊產業破壁等專項行動。
堅持底線思維,把握好質量和安全的關系,著力強化質量提升安全保障
質量是基礎,安全是底線。嚴守安全底線是質量提升的基礎和前提。深圳局將聚焦質量安全薄弱環節,精準施策,切實解決產品質量、服務質量、工作質量等方面存在的問題與短板,為質量提升提供堅實安全保障。嚴厲打擊質量違法違規行為,開展重點敏感產品質量整治。完善進出口產品風險預警和快速反應機制,提升動植物疫情和傳染病防控水平。圍繞通關時長、檢出率、檢疫處理等各方關注的重點熱點,以及進出口危險化學品、供港鮮活產品、旅客攜帶物等敏感業務,聚焦基層一線現場操作及屢查屢犯的業務問題,抓住準入管理、證書審核、現場查驗、抽采樣、不合格處置等關鍵環節,深入開展風險隱患排查和專項整治,既防止“黑天鵝”,又杜絕“灰犀?!?。強化工作質量末梢治理,加強業務問題臺賬管理,推動問題整改和制度完善。研發“互聯網+業務督察”系統,提升業務督察智能化水平。創新務督察工作機制,建設“一支專業隊伍、一項督察機制、一套工作標準、一組評價體系、一個督察系統”“五個一”督察模式,完善“督察項目庫、問題風險庫、標準依據庫、督察表單庫、督察文本庫”五個督察數據庫,推動工作質量提升。
堅持全局思維,把握好局部和全局的關系,著力營造質量提升良好氛圍
質量提升是一項系統復雜的社會工程,需要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公眾等多方共同努力。貫徹落實《指導意見》,既要做好質檢本職工作,又要跳出質檢看質量,跳出質檢抓提升,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完善橫向聯動、縱向實施、信息共享、齊抓共管的質量共治格局。深圳局將深化與深圳市市場和質量監管委的合作,推動“質檢兩局攜手合作,邁向質量新時代”等重點工作,打造局委合作新標桿。加強與深圳市經信委、科創委、安監局、海關等部門的協同配合,推動信息互通、監管互認、執法互助。發揮企業的質量主體作用,弘揚工匠精神和企業家精神,推進質量改進、質量攻關等全員質量活動提升企業全面質量管理水平。創新質量宣傳方式,充分運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手段,加強質量宣傳教育,組織開展“質量月”等群眾性質量活動,推進質量宣傳“五進五上”(進口岸、進企業、進社區、進校園、進商超,上報刊、上電視、上廣播、上網絡、上手機),廣泛傳播質量文化理念,增強社會公眾質量意識,更好地放大“政府重視質量、企業追求質量、人人關注質量、社會崇尚質量”的共治效果。
質量永無止境,質量成就未來。深圳局將乘《指導意見》之東風,搶抓機遇,順勢而為,把質量提升工作向縱深推進,全面擴大優質供給,努力為加強建設質量強國、邁向質量時代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深圳檢驗檢疫局 趙振拴
-
時不我待 推動質量提升
-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印發,以黨中央、國務院名義出臺質量工作綱領性文件,這在我國質量發展史上尚屬首次,具有里程碑意義。我們要抓緊行動起來,為質量提升而戰,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務求實效的責任感,推動質量提升。
一、深入學習《指導意見》精神實質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治國理政上堅持問題導向,從全局和戰略高度破解一系列發展中的突出問題,提出一系列治國理政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戰略?!吨笇б庖姟返某雠_是黨中央準確把握質量發展規律和質量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
要準確把握質量第一價值導向的精神實質。質量第一的價值導向適應經濟發展內在規律,順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抓住了推動我國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從國際來看,許多發達國家和地區,都在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時期,把抓質量上升到戰略層面,實現經濟社會轉型?!吨笇б庖姟诽岢觥皥猿忠再|量第一為價值導向”,釋放了加快建設質量強國,推動我國進入質量時代的強烈信號,為我們抓好質量工作找準了定位,明確了方向。
要深刻理解加強黨對質量工作的領導是質量提升的根本保證。質量提升工作不僅是一個經濟問題,更是關系國家興衰成敗、百姓健康安全、生活幸福的政治問題,是黨的工作一項重要內容?!吨笇б庖姟诽岢黾訌婞h對質量工作的領導,充分說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抓質量工作上強烈的擔當意識。我們要牢固樹立“四個意識”,按照《指導意見》落實質量提升職責。
要充分認識改革創新是實現質量提升的根本途徑?!吨笇б庖姟诽岢觥皥猿忠愿母飫撔聻楦就緩健薄吧钊雽嵤﹦撔买寗影l展戰略”。在市場經濟大環境和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大邏輯下開展質量提升行動,要求政府部門以改革創新精神,定目標、抓環境、搭平臺,探索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質量提升方法路徑,下最大氣力改革創新,突破制約質量提升的瓶頸。
二、以改革創新精神推動《指導意見》落地
近年來,江蘇檢驗檢疫局突出質量供給、嚴守安全底線、深化改革創新,加快培育以技術、標準、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對外經濟新優勢。這些實踐為落實《指導意見》打下基礎,江蘇局將結合“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突出黨管質量有新機制、質量基礎設施有新跨越、質量環境有新氣象、質量監管有新突破和質量研究有新成果,積極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助推江蘇質量強省建設。
黨管質量有新機制。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黨組對質量提升工作的領導,不斷完善各級黨組織統領質量工作的體制機制,切實履行領導質量提升工作的第一責任,全面提升黨組抓質量制度化、法治化、專業化水平。進一步推動地方黨委、政府完善抓質量提升工作機制。
質量基礎設施建設有新跨越。充分釋放質量基礎設施效能,推動內外銷產品“同線同標同質”工程,建設具有公信力的消費品“同線同標同質”公共服務平臺。整合全省檢驗檢測資源,推動建成1-2個檢驗檢測認證集聚區。健全技術性貿易措施服務體系,打造全省技術性貿易措施綜合服務平臺。完善“互聯網+質量服務”公共平臺,在智能便捷、公平可及方面下功夫,推進技術資源、信息資源、人才資源和設施設備向社會共享開放。
質量環境改善有新氣象。把營造良好質量發展環境作為質量提升行動的重要途徑,加強與地方政府、相關職能部門、行業協會和企業的密切協作,營造質量環境、培育質量文化、塑造質量形象,鑄造質量品牌。推進質量誠信體系建設,加快對接社會信用體系,完善質量信用結果運用。健全質量激勵制度,將進出口企業檢驗檢疫結果評價納入地方質量獎、江蘇名牌等獎項評選指標。
質量監管有新突破。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在創新監管方式、加強事中事后監管上下功夫,確保放管結合,放管并重,為實現全面質量監管探路。探索風險更可控、監管更高效、過程更透明、執法更精準的菜單式執法新模式。建立健全進出口商品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為各級政府提供決策參考。開展質量狀況監測,力爭形成覆蓋江蘇的進出口商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網絡。選取消費者高度關注的若干類進口消費品,探索相關檢驗檢測數據權威發布的形式和做法。
質量研究有新成果。圍繞質量提升做文章,著力打造江蘇檢驗檢疫智庫,開展質量提升領域相關研究。利用政研課題平臺,力爭在進出口商品質量指數、出口品牌提升、示范區貢獻度、質量服務、菜單式執法等領域取得成果,為質量提升做好理論儲備。
——江蘇檢驗檢疫局 陳建東
-
以質量提升促轉型謀發展
——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建設質量強市的思考
-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質量第一”和“質量強國”。9月份召開的第二屆中國質量(上海)大會提出,將開展質量提升行動作為打造質量強國的根本路徑?!百|量第一”是我國一以貫之的質量發展理念,也是經濟新常態下貫徹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具體要求。站在新的歷史方位,推動建設質量強市和區域經濟轉型發展,必須以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質量工作的重要論述為指導,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牢樹質量意識,扭住關鍵環節,凝聚工作合力,以質量提升的新突破實現漯河經濟社會的新發展。
提高站位
強化質量提升工作意識
推進質量提升工作是落實“質量強國”國家戰略的實際行動。質量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綜合實力的集中反映,推進質量強國,是黨中央、國務院特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堅定不移走強國之路、加快實現中國夢,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經濟邁向中高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戰略舉措。今年9月印發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提出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將質量強國戰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開展質量提升行動。黨中央、國務院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關于質量工作的重要論述,為我們抓好質量工作明確了努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漯河市委、市政府歷來高度重視質量工作,特別是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全市上下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大力實施質量強市和品牌戰略,質量發展基礎不斷夯實,質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標準化和品牌引領作用日益凸現,全社會質量意識普遍增強,質量整體水平穩步提升,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在看到成績的同時,存在的質量意識不夠牢、主體責任落實不夠、品牌建設滯后、質量基礎薄弱等問題也不容忽視。要以質量提升的新突破實現漯河經濟社會的新發展,就必須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的戰略部署上來,堅持質量第一,把質量提升行動工作做深、做細、做實。
推進質量提升工作是增進民生福祉的有力保障。質量關乎民生,關乎市場秩序,關乎執政之基。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群眾在解決溫飽以后更加重視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要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改善質量供給、提升質量水平無疑是其重要抓手。漯河市作為全國首家中國食品名城,質量安全重之又重,一旦出現問題,不但危害人民群眾的健康和財產安全,而且會給全市經濟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因此,要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通過質量提升和質量強市建設,為群眾創造和提供更多的優質產品、優質工程、優質服務、優質環境,使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更多地體現在民生改善上。
推進質量提升工作是加快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質量提升是經濟轉型升級的基本工具,某種意義上講,質量提升的過程就是經濟轉型升級的過程。同全國其他地方一樣,經過多年快速發展后,漯河市經濟社會發展也開始遇到諸多瓶頸制約,比如,一些累積的結構性、體制性矛盾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高新技術產業比重偏低,大量中小型、勞動密集型企業處在產業價值鏈低端,產品附加值低、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等等問題。打破上述瓶頸,一要靠質量提升,二要靠科技創新。在產業轉型發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科技創新與質量提升處在價值鏈的兩端,具有明顯的因果關系,科技創新是質量提升的根本途徑,質量提升是科技創新的必然結果。我們要通過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引導推動各種創新要素向產品和服務的供給端集聚,提升質量創新能力,以新技術新業態改造提升產業質量和發展水平,推動技術創新、標準研制和產業化協調發展,用先進標準引領產品、工程和服務質量提升。要以質量的動力化解漯河市內在的轉型壓力,不失時機地以質量為主要抓手,加快產業創新、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通過質量升級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走出一條高技術、高效益、低能耗、少污染的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
突出重點
抓好質量提升關鍵環節
一是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著力守好質量安全底線。質量安全是民生保障的基礎,也是推動共享發展必須牢牢守住的民生底線,質量的提升,最終體現在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上。我們必須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按照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系統謀劃、整體推進農業、制造業、服務業結構性改革和“放管服”改革,不斷提高整體發展質量;要持續強化“保證質量就是保證民生,改善質量就是改善民生”的意識,通過開展產品的各類專項整治、環境保護專項治理行動、工程質量治理、服務市場秩序整頓等實實在在的工作,解決好與人民群眾利益相關的質量安全、質量品牌問題;要按照“四個瞄準”的要求,即瞄準實體經濟、瞄準拉動內需、瞄準高質量產品和服務供給、瞄準老百姓日常消費品,鍥而不舍抓質量提升,更好地服務和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是要堅持以企業為主體,著力夯實質量基礎。質量就是生命,質量就是勝算,質量是企業的立身之本。企業是產品和服務的主要提供者,必須切實肩負起質量提升的主體責任,這是企業自我發展的需要,更是企業理應承擔的社會責任。要牢固樹立質量理念。每個企業、每位企業家都必須真正把質量理念放在至關重要的位置,把質量責任落實到每一個生產環節、每一個工作崗位、每一名企業員工。重質量者得市場,輕質量者遭淘汰。有的企業因質量問題遭受滅頂之災,教訓十分深刻。要建立完善質量管理體系。企業要根據自身生產經營的性質和特點,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制度,并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要求和企業自身需要,進一步加強誠信體系和產品質量標準化體系建設,主動公開信用信息,完善質量信息披露機制,建立完善質量規劃、質量安全和質量管理責任體系,把質量管理貫穿到產前、產中、產后等各個環節,形成質量管理的閉環流程。要提高勞動者質量技能素質。企業大發展需要“大工匠”,政府部門要帶頭弘揚“工匠精神”,企業要舍得花本錢、下氣力抓好勞動者職業技能培訓,著力造就一支高素質的職業技術工人隊伍。
三是要堅持以市場為導向,著力增強質量提升效果。市場是質量提升成效的“晴雨表”,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最終能從市場上反映出來。我們要深入研究市場需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要解決供給結構與需求結構不匹配的問題,企業要認真研究市場、跟上需求變化,不斷提高產品與需求的匹配度,不斷以優質產品拓展市場、占領市場;政府服務部門要充分運用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收集發布各類經貿信息,幫助企業拓展現有市場、開發潛在市場,多方式、多途徑為企業搭建展示、交流、合作的平臺,推動更多漯河品牌“立起來”“走出去”。要重視技術創新。企業要根據市場信息,瞄準市場需求,進一步加大投入和研發力度,大力推動質量共性和關鍵技術攻關,實施重大質量改進和技術改造項目,促進企業品種更新和質量提升,不斷增強企業的知名度和產品的美譽度,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要突出重點領域開展質量攻堅。在農產品和食品安全方面,要強化農業標準化生產和食品安全化生產,大力實施技術進步、管理創新和標準升級創新工程,努力提升種養環節、生產環節產品質量,提高綠色產品供給比重,提升農產品和食品附加值,進一步增強本市農產品和食品競爭力。在工程質量方面,要進一步完善工程建設質量安全監管機制,認真落實工程參建各方主體質量責任,全面提升施工過程質量控制水平,確保重大工程建設質量和管理質量。因地制宜提高建筑節能標準,推進綠色生態小區建設。在環境質量方面,加大環境綜合整治力度,加強對污染排放、節能降耗的監管監測,使各項良性環保指標都保持在較高水平。在服務質量方面,進一步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加快推進行政審批標準化建設,優化服務流程,簡化辦事環節,提高服務效能,大力推廣“互聯網+政務服務”,打造“陽光新漯河”。要強化品牌培育。品牌是質量構成的重要元素。在品牌建設上,企業要有前衛意識、戰略眼光,舍得花功夫進行品牌研究和經營,力爭讓更多的“酒香”飄出“深巷”。政府職能部門要全力服務優勢主導產業發展,幫助企業打造更多優勢品牌,促進資本更多地向品牌集中、技術向品牌集成、人才向品牌集合、資源向品牌集聚,加快培育一批在全國叫得響、具有較強影響力的質量標桿示范企業。
四是要堅持以監管為抓手,著力優化質量提升環境。突出監管重點。加強農產品、食品、藥品、?;返戎攸c領域的質量風險監測,充分運用新技術手段,對重大質量隱患做到早發現、早研判、早預警、早處理;要有針對性地做好新業態、新模式等新生事物的質量監管,培育新產業,壯大新的經濟增長點;要進一步推進質量失信“黑名單”制度,倒逼企業改進質量、轉型發展。完善監管體系。進一步推進政府質量監管體制改革,加快完善事中事后和線上線下監管體系,建立健全服務質量、工程質量監督體系,建設環境監測和質量評價體系,加強對關系國計民生、涉及群眾健康安全的重點產品的監管。要嚴格依法監管。進一步推進技術機構改革,提高技術機構的服務保障能力,實施精準監管、量體服務;政府部門之間要加強協作,對重點產品、重點市場、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適時開展專項整治,堅決防止重特大質量安全責任事故發生;堅決打擊制售假冒偽劣產品、侵犯知識產權的不法行為,不斷提升人民群眾質量安全感。
強化保障
凝聚質量提升工作合力
質量提升工作和質量強市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全市上下齊抓共管,各行各業協調配合,社會各界廣泛參與,這樣才能形成推進質量提升工作的強大合力。
要加強組織領導。各級政府要負總責,定期研究和推進質量提升工作。市質量強市工作領導小組要切實履行工作職責,定期研究質量提升問題,牽頭推進全市質量提升各項工作。要堅持目標導向,相關行業領域質量監管部門要根據上級要求,結合實際研究規劃本市質量提升的主要目標、工作措施和實現路徑,制定科學合理的質量提升行動;要堅持問題導向,全面排查影響本市產品、工程、服務質量提升的突出問題,認真加以解決。要堅持項目推動,把質量提升行動落實到具體工作中、具體項目上,一項一項抓攻堅,一項一項抓推進,一項一項抓實效,扎實推進質量提升和質量強市戰略落到實處。
加大政策支持。各級各有關部門要積極引導、幫助企業用足用好國家、省、市已有的相關優惠扶持政策。圍繞質量提升和質量強市建設,加快完善漯河市在產業、環境、科技、金融、財政、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政策措施,逐年增加對品牌建設、檢驗檢測公共服務平臺建設、質量安全監管、應急體系建設等專項經費的投入,進一步完善以市長質量獎為核心的質量獎勵制度。
強化督查考核。市質量強市建設辦公室要加強對各級各部門質量工作的督促檢查,有關結果及時向市委、市政府報告。對因工作不力導致出現質量問題、發生重大質量事故,或者因為沒有完成目標任務而影響漯河市質量強市建設的企業、單位和個人,要進行嚴肅問責。質監、食藥監、城建委、環保、發改等部門作為相關領域的牽頭單位,對這些領域的質量工作負有重要監督責任,要及時指導和督查相關領域的質量建設工作。企業和社會各界要主動融入質量提升工作,讓“質量第一”深入人心,以積極的行動維護質量安全,推動質量進步,努力把漯河市的質量強市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河南省漯河市市長 蒿慧杰
-
為世界提供更優良的中國產品中國服務
-
今天,中國高度重視質量建設,不斷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努力為世界提供更加優良的中國產品、中國服務。毫無疑問,我國全面提升質量水平正步入關鍵期、黃金期。擁抱質量時代,全面實施質量強國戰略,是我們這一代人的光榮使命和不可推卸的神圣職責,讓我們擼起袖子加油干。
今年9月是我國第40個“質量月”,可謂盛事連連。9月15日,第二屆中國質量大會在上海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賀信中指出:“質量體現著人類的勞動創造和智慧結晶,體現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月12日,中國質量發展史上第一個以黨中央、國務院名義出臺的綱領性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發布。我國經濟發展進入質量時代,迫切需要樹立和強化科學質量觀,不斷凝聚共識、匯聚力量,向質量強國邁進。
樹立質量強國的世界觀
縱觀世界強國,無不是質量強國。美國集質量大成,以無可爭議的絕對競爭力稱雄全球、引領發展;德國用思辨嚴謹和完美極致為世界樹立質量標桿;日本以“質量救國”運動推動了經濟振興;英國、法國始終是世界質量一支重要力量……世界強國無一不是站在質量基石之上才實現華麗轉身。著名質量管理大師朱蘭說:“21世紀是質量的世紀?!苯裉?,國與國的競爭更加激烈,經濟、政治、文化和軍事的角力無不蘊涵著質量的比拼。我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第一大出口國。世界經驗表明,當一國經濟規模發展到一定程度時,質量發展就會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實現中國夢,質量是基礎,也是途徑。提升質量是中國發展之基、興國之道、強國之策。必須把質量擺到國家發展的戰略地位,堅定不移地走質量強國之路,推動中國質量全面具有國際競爭力,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
樹立質量第一的價值觀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美好生活一定是有質量、高質量的生活,質量安全關乎人民群眾日常生活,品質無憂是人民群眾的福祉,保障安全、提升質量是謀民生之利、解民生之憂的重要內容之一。世界經驗表明,人均 GDP在8000美元左右時,消費結構將從生存型消費向發展型消費升級。隨著我國經濟社會持續發展,人民群眾收入不斷增長,整體消費能力持續提高,對高質量的需求越來越強烈。
提高供給質量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全面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是提升供給體系的中心任務。質量第一就是事事、時時、處處把質量放在第一的位置,始終把質量作為改革發展的重要價值判斷標準,不為增長速度所惑,不為經濟數字所迷。質量發展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質量第一就是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一步一個腳印奮進,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奮力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
樹立質量優劣的榮辱觀
產品、質量和品牌常常被冠以國名或地名,于是質量不只是企業的事,而被深深打上一城、一國的烙印,使全體市民國民同享由此帶來的榮耀或共擔由此引發的反省。今天“德國制造”代表著世界最高品質,而19世紀80年代前后則是假冒偽劣的代名詞,當時的一些德國生產商不擇手段仿造英美法等國的產品,以廉價沖擊國際市場,1876年費城世博會將德國產品評為價廉質低的代表。德國人知恥而后勇,10年間用理性和嚴謹造就了德國質量。上世紀上半葉,“東洋貨”同樣是劣質品的代名詞,日本人到處山寨其他國家的產品。上世紀50年代在戴明博士幫助下,日本人埋頭專注質量,日本產品成功轉型,日本品牌從此開始風靡全球。今天,我國220多種工業品產量居世界第一,中國制造行銷全球,我國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合格率連續三年穩定在90%以上。但是,在充分肯定巨大成就的同時,還要看到我國質量安全存在的問題,重拳出擊打假治劣,積極倡導全社會以制假售假、知假買假為恥,以誠實守信、精益求精為榮。
樹立質量時代的使命觀
三年前,第一屆中國質量大會提出“把經濟社會發展推向質量時代”。三年來,“質量”已成為時代強音。
2017年2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五次會議時強調,振興制造業,要推動制造業從數量擴張向質量提高的戰略性轉變,讓提高供給質量的理念深入到每個行業、每個企業心目中,使重視質量、創造質量成為社會風尚。培育眾多“中國工匠”,打造更多享譽世界的“中國品牌”,正在推動中國經濟發展進入質量時代。
今天,中國高度重視質量建設,不斷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努力為世界提供更加優良的中國產品、中國服務。毫無疑問,我國全面提升質量水平正步入關鍵期、黃金期。擁抱質量時代,全面實施質量強國戰略,是我們這一代人的光榮使命和不可推卸的神圣職責。讓我們擼起袖子加油干!
——上海檢驗檢疫局 趙文斌